名人介紹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他的作品涵蓋多個文學范疇,包括: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從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壇上的地位。1946年因在反對庇隆的宣言上簽名,被革除圖書館中的職務,派任市場家禽稽查員,但作家拒絕任職并發表公開信表示抗議。1950年至1953年間任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1955年任國立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教授。1950年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
著有詩集:《面前的月亮》、《圣馬丁札記》、《另一個,同一個》、《鐵幣》、《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夜晚的故事》、《天數》、《密謀》,散文集:《探討集》、《我希望的尺度》、《序言集成》、《什么是佛教?》,傳記:《埃瓦里斯托·卡列戈》,論文集:《討論集》,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沙之書》、《夢之書》、《小徑分岔的花園》、《虛構集》、《虛構集》、《阿萊夫》,小說集:《杜撰集》,詩歌散文集:《影子的頌歌》、《深沉的玫瑰》、《阿德羅格》,演講集:《博爾赫斯口述》《七夕》等。
經典語錄
他不是為后代,也不是為上帝寫作,因為他對上帝的文學喜好一無所知。他殫精竭慮、一動不動、秘密地在時間的范疇里營造無形的迷宮。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我一直認為,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樣子。
——博爾赫斯《關于天賜的詩》
(博爾赫斯曾回憶:“我一生受到過許許多多不相稱的榮譽,但是有一個我卻特別喜歡: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
我如何對我的日子說:我住在你那里,卻未曾撫摸你,我周游了你的疆域,卻未曾見過你。 ——博爾赫斯
“莊子夢虎,夢中他成了一頭老虎”,這樣的比喻就沒有什么寓意可言了。蝴蝶有種優雅、稍縱即逝的特質。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場夢,那么用來暗示的最佳比喻就是蝴蝶。
——博爾赫斯《博爾赫斯談詩論藝》
(博爾赫斯還是狂熱的中國文化愛好者,對中國文學典籍了如指掌,卻從未踏足過中國。他曾說:“我感覺,我一直在中國……不去訪問中國,我死不瞑目。”)
因此,一切疏忽都經過深思熟慮,一切邂逅相遇都是事先約定,一切屈辱都是懲罰,一切失敗都是神秘的勝利,一切死亡都是自盡。
——博爾赫斯《德意志安魂曲》
隨筆
最近又拿起了博爾赫斯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與幾年前不同,當時我對博爾赫斯一無所知,所以開始的閱讀是漫不經心的,似乎只是想往目中塞點什么,但近來我就感到了震驚,感到了它的珍貴和奇異,心血像漂泊者剛眺見陸岸一樣激動起來。于是,我像急切發掘寶藏一般地閱讀了他的散文、詩籍等。覺得不甚過癮,于是在圖書館找到了他的人物專欄,真正意義上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
博爾赫斯,這位杰出的詩人,小說家,文學評論家,因患肝癌在日內瓦溘然長逝。日內瓦,這座馳名于世的歐洲城市,命中注定地接受了這樣一位濡染了世界的文學大師的靈魂,他的青春和死亡。
博爾赫斯留下了他的影響。他對寫作藝術的審視基本保持這樣的兩極:既有著古典的幻想與理念,又表達現代的懷疑與哲思。對于古恒河文明、地中海文明、黃河文明和幼發拉底河文明的崇敬和景仰,使他在骨子里是一位虔誠的懷舊主義者;而貝克萊的神秘主義,休謨的懷疑態度,叔本華的唯意態論,又給他以徹底反叛的勇氣。他深受這兩大強力的洗禮,從而能夠站在高處審視人世的混亂、孤獨與無助,具有從終點和無望中重新開始的堅強信念。這就使他在自己的創作中擺脫了平庸的多愁善感,顯示出一種達到峰頂的透徹。
令人惋惜的是,博爾赫斯再也不會給我們寫他那精美絕倫的詩歌和小說了。但他的不朽作品又使人寬慰。他的作品將永遠賦予我們以生命之光。
微信號 : 照夜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