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背景
01
三年來,我們一直認真對待教研,力圖解決教學中存在的最迫切的問題。本學期受“疫情影響”,教研能解決的問題更是冰山一角,但我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依然竭盡全力。經大家討論,這學期,我們語文學科將主要從“新教材學習”和“教學問題研究”這兩個板塊進行重點研究。兩個板塊間周交叉進行。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學期教研活動的開展,將積極發揮新老師的智慧,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主角,主動嘗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棘手問題。
教研概況
02
講座之后,劉敏、王珂、黃雅喬等老師針對自己教學中出現的不同情況和大家進行了激烈的探討。大家各自發表意見,紛紛表示在以后的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并且智慧地對基礎知識進行高效落實。最后胡靜老師對此次總結。她高度肯定劉璐老師的教學實踐中敢于探索的精神和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并希望語文組的所有成員經過此次思想碰撞后,反思不足,相互學習,結合班里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地把今天所學運用教學實踐,和學生共同成長 。
學習感言
03
汪歡:劉璐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她的幾個金點子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成立“學困生幫扶小組”,全方面的幫助學生落實基礎知識。采用“開火車”、“對抗賽”方式激勵學生背誦課文,不僅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在玩中學,更樂于學。
劉敏:從劉璐老師今天的分享反思我們自己教學、課堂,會發現我們的基礎薄弱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做的還不夠到位,方法還有些問題。雖然基礎知識是比較死板的知識,只需要去讀去記去背,但是卻忽略了孩子是活的,要想讓他們把基礎知識掌握得更牢,我們得注重一下從興趣入手。用不同的方式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去調動孩子們的積極主動性,這樣孩子們能夠學得更快樂,實效性也越高,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朱梓瑄:今天劉璐老師從“字詞”、“指導背誦”和“基礎知識的復習”三個方面向我們分享了如何落實落地的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學困生我們可以采取一對一幫扶方法,并讓班級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向上的氛圍,讓優生主動愿意去幫助后進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直接決定其今后的長遠發展,我們應該尤為重視。
楊錚:今天聽了劉璐老師的微講,我受益良多,劉璐老師的微講內容,全是滿滿的“干貨”,很多方法都非常實用。聽完微講后,我立刻在班上選出了語文小組長,讓他們檢查小組同學的課堂筆記和預習情況,小組長們特別積極、盡責,自己做了一張表,記錄小組成員的完成情況,同時監督未完成的同學完成任務。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堅持聽寫、背誦、默寫,爭取班上人人基礎知識過關!
黃雅喬:在三年級的教學中,我發現了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在減弱。當面對這樣的情況的時候,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對于目前而言,這樣的字詞教學方式是否有效?
在我的課堂上,部分學生沒有真正地投入到生字詞的學習之中,原因無非就是有以下幾點:一是內容對于他們而言過于簡單;二是展示的形式單一,不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課堂下來,學生并沒有較好地投入到課堂之中,在大部分學生通過字帖的練習能夠較好地掌握這些生字詞,這樣的課堂教學會不會顯得有些浪費時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引導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于字詞的學習走向好的方面?如何去改進呢?今天劉璐給我們做出了回答:第一,沒有必要讓全班的學生對于所有的生字采用統一的標準進行學習。因為學生現在已經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需要將重點易錯的生字單獨地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自己找出來,做重點講解。對于書寫有一定難度的,學生難以記住的生字,采用字理教學,兒歌識字,形近字比較的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講解引導,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該生字的寫法。第二,要采用歸類識字的方式,積極地發揮每個學生的作用,讓每個同學都真正地投入到課前的自學中,利用課余時間解決字詞,為上課打好基礎并節約時間。第三,擴充形近字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進一步地引導學生能夠較好地識辨相應的形近字。第四,及時回顧梳理檢測所學的生字詞。
陳霞:一步一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對于語文學習來說,字詞句段篇,環環相扣,語文的學習從拼音、生字、詞語,再到句子、段落、篇章,而基礎知識尤為重要。今天聽了劉璐老師的分享,深深感受到我們國維小語的敬業精神,劉璐老師把預習、聽寫、背誦用上抽背、小組和同學幫扶等各種形式,把基礎知識抓牢做實,我想以后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也可以吸取劉老師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班級中,把基礎做牢做實。
張風杰:今天劉璐老師的微講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講到的要采取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識記生字背誦課文這一點感觸很深,低年級語文教學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根據兒童遺忘“先快后慢”的規律,剛剛認識的字詞,一定要在學習后即時復習聽寫,采取多種方式反復出現,在感官上直接讓學生感知,這就需要形式的多樣,全體參與。今后我將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或者說是游戲讓學生進行識記鞏固,讓學生眼動,口動,手動,耳動,全身心投入到識字和背誦學習中。
張霽雯:今天的教研會讓我收獲頗豐,平時對于學生的預習檢查,不夠仔細。今天劉璐老師講到的“發揮班干部及小組長的幫扶作用”,讓我很有觸動。以后會發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及時檢查本組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匯報學習等方面的情況,便于老師做出相應措施。組成幫扶小組,組內成員在各自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內討論交流,優中差之間進行指導、幫扶、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最后,以每個“幫扶小組”的總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
陳婷:根據劉璐老師在今天教研會上的分享,我在對落實孩子們語文基礎知識的方法上有了新的學習。早讀時間的充分把控和利用、聽寫生字詞的常規計劃和時間分配是我對于自己班級現在的實際情況需要學習并加以運用的,力爭將基礎字詞落實到位,爭取全班做到考試時前半部分基礎知識內容的不丟分。
王珂:在今天的教研會上,我對劉璐老師的一對一幫助同學這一塊觸動很大,可能因為我們班孩子比較注重自身發展,奉獻精神較少,于是我在班上又重新提出幫扶計劃,并且具體在每一個同學身上,把需要幫助的點細化。并且實行獎懲制度,促進孩子們的積極性。
張蕓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有師相指。聽了劉璐老師毫無保留的分享,我受益匪淺。今天關于如何讓學生落實基礎知識,我有了更明晰的方向,今后我也將主動且深刻的去認知教學,落實每一步,反思每一天。
蔡雪姣:今天的教研讓我受益匪淺,我學習到了如何去落實基礎知識的教學,尤其對低年級學段來說,字詞是最重要的,之前在基礎知識鞏固這一部分用的方法比較單一,今天收獲了許多非常實用的方法。另外,如何進行有效的輔導以及在落實每個任務的時間分配上,為我提供了很實用可供參考的方向,今后我也會結合自己班上的實際情況豐富這一部分的教學。
分享內容
04
如何落實語文基礎知識
劉璐
非常榮幸胡老師能夠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有機會站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小經驗”。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如有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關于字詞
(一)重視預習,自主識字
預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我都會在學習新課前,要求學生按照要求去預習課文。其中,生字詞的預習要求是:
1.輕聲讀課文,標出不會讀的字,讀完后借助生字表或工具書把生字詞的拼音讀準,認清生字詞的偏旁部首,并記住字形結構。
2.在生字表的旁邊寫出每個生字的音序、部首,并分別組兩個詞,第一個詞為課文中的詞語,第二個詞為課外詞語。
3.用不同的筆分別畫出含有一類生字的詞語和二類生字的詞語。
4.用“?”標出自己不明白的生字詞,通過閱讀理解課文或工具書,把生字詞的含義寫在旁邊。
1. 檢查預習情況。老師不僅要布置學生預習,還要定時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否則預習就如同虛設。起初,我會在課前提早幾分鐘來到教室,檢查學生的課本,看看他們是否按要求預習。對于預習做得好的學生,提出表揚,號召其他學生向他學習;對于沒有預習的學生,則要求利用課前的時間抓緊預習,并告訴學生:只有養成了預習的良好習慣,才會讓學習更輕松、有效。堅持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有的學生(特別是后進生)都能流利準確地讀出課文中生字詞的字音。但是,僅僅依靠老師一個人提高生字詞的教學效果還遠遠不夠,還應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監督檢查作用:讓小組長負責檢查組員,科代表負責檢查小組長,我負責檢查科代表,并實行組內責任制管理(即組員不完成預習作業,組長不僅要做好登記,而且還要督促完成)。偶爾,我會突襲檢查全班學生的預習情況。老師要求明確,長此以往,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
通過檢查學生的課本,只了解學生預習的初步情況,還不能確定學生是否已學會了生字詞。因此,一定要在課堂上進一步檢查預習情況。比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領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讀準字音。對于難寫或易錯的字,老師要重點指導,把生字詞難寫或易錯的筆畫在課件上標注出來,讓學生認清字形。
2.識字方法。如形近字識字、字理識字等。引導學生使用形近字識字的方法對生字進行識記,嘗試給生字換個部首。如:“譬”和“警”、“藤”和“騰”、“措”和“獵”等。
3.采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并造句。如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等。
4.課堂聽寫,檢查學生字詞的掌握情況。一般會利用早讀課的時間進行聽寫,聽寫完后立即批改指出錯誤,再讓學生進行訂正。對于錯得較多的學生要求訂正完后再重新聽寫,加深他的印象。針對容易錯的字詞,我再進行重點講解。
二、關于指導背誦
背誦的方式手段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背誦就會成為豐富我們學習和生活的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一)利用插圖,增強學生的記憶
學生就讀背整篇文章會覺得枯燥乏味,可是在文章中利用圖示記憶法,通過插圖來增加記憶的效果,使文章中的事物具有“形象性強的特點”。這樣一來,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文章的內容了。例如在教學《在天晴了的時候》這一課的時候,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在詩中圈畫出詩人在初晴的小徑上看到的景物,如“泥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溪水”等。根據插圖,促進學生增強記憶。
(二)趣味記憶,提高學生興趣
如“開火車”與“對抗賽”等各種方式。“開火車”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誦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增一句,連續不斷,直到背完為止。“對抗賽”式。即分男女生背,比哪一組背得整齊、動聽等等。充滿趣味的背誦方式,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不但參與面廣泛,還能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
(三)掌握記憶規律及時復習
1.一般我會充分利用早讀課的時間,教育學生進行背誦,可獲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在課堂中適當地組織學生進行背誦比賽,結合測試、考試復習,看看誰把本周、以前背的內容記得牢,從而不斷地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
2.在每節課的開始時都會抽學生背誦前面學過的課文,而且都是不固定的抽背,有時從前面開始抽背,有時又從中間開始抽背,讓學生能鞏固好中間部分的課文,克服中間記憶率低的問題。也會從最后開始抽背,如此反復循環,學生們對課文的記憶都已經從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了。短時記憶到長時記憶是有一個過程的,以一篇課文為例,學生剛剛會背的一遍課文是屬于短時記憶的,第二天再去背誦一遍,三天后再去背誦一遍,等到一個星期后再去背誦一遍,最后到一個月后再去背誦一遍,若記住了這篇課文就轉化為你的長時記憶了,以后隨時都能提取課文的信息進行運用了。在班級中就是運用這樣的記憶方法去教育學生的,學生的背誦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總之,背誦是語文學習的法寶,合理恰當運用最關鍵,我認為要多鼓勵學生背誦,多層次指導,作為學生要仔細認真的研究揣摩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切不能死記硬背。
三、關于基礎知識的復習
(一)狠抓生字詞的復習,爭取人人過關達標。
在復習階段要對學生進行大量聽寫,記錄學生出錯多的生字,每課過關,這次聽寫沒有過關的再次聽寫,直至所有學生過關為止。最后再把每次聽寫時出錯多的生字詞語聽寫一遍,加強鞏固,加深記憶。練的次數多了,學生自然而然也就熟了,考試的時候就會輕松應對了。
從考試要點入手,將課本中的生字、詞語、名言警句加以歸類可以便于學生抓重點背誦記憶。如:分版塊歸納本學期的單元知識清單,要求學生完成,并從中找出容易錯的題,教師進行著重講解,爭取達到人人過關達標。
(二)查漏補缺,帶到學困生
針對不同的學困生,采取不同的補救措施,從簡單的知識開始,逐漸的加深難度,除了老師的輔導幫助外,針對學困生的一對一幫扶小組也很有效,形式和地點方法更加靈活機動,交流溝通也更加全面。另外,每個學困生要設置相對能達到的目標,降低難度,使其不會望難卻步,樹立信心,體驗學習的快樂。
我們的教研工作還有很多缺陷,但是我們堅信:做了總比不做好。再多的問題,只要一個個解決,系統地解決,一定會有所收獲。教研工作,我們永遠在路上。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