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并不難,比在縣直提拔副科簡單多。
從目前的體制來看,在鄉鎮解決副科待遇并不算難,工作兩年就提副鎮長的公務員大有人在。
鄉鎮是正科級行政機關,在縣級行政區除了紀委監委,就數鄉鎮的副科級職位最多了。
四個副鎮長、武裝部長、組織委員、紀委書記、人大副主席都是副科級職位。位置多了,競爭壓力就小,很多地方的鄉鎮副科級領導甚至比普通的科員人數還要多,所以只要不犯大錯誤,在鄉鎮提拔到副科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只不過是時間早晚不一樣罷了,有的人早,有的人遲。
要問全縣哪個崗位的領導最不好當?答案必然是鄉鎮的副科級領導。
以某鄉鎮副鎮長為例,除了本職工作,他往往還要兼任很多工作,甚至連打掃衛生這樣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表面上是領導,手下卻沒有可供安排的工作人員,上面又有書記、鎮長壓著,凡事都要擔責,凡事又不能表態。
鄉鎮的副職很不好當,基于這種現狀,很多人不愿意去鄉鎮當副職,所以鄉鎮副職通常都是從鄉鎮公務員里面產生,那么選擇在鄉鎮工作,被提拔到副科級的機會也就更大。
不得不說如今的組織是越來越重視基層干部的成長,尤其看重鄉鎮干部,從近幾年的提拔案例來看,從鄉鎮走出來的領導干部數量,遠高于普通的縣直單位。
對于那些長期工作在基層,始終沒有得到提拔的公務員,組織上也十分照顧,我的一個曾在鄉鎮同事是32歲才考上公務員的,工作兩年后到他34歲那年,組織上考慮到他的年齡因素,破格將其提拔為副科級領導。
認真觀察身邊的同事朋友就會發現,在縣直機關超過35歲還是科員的人不少,但是在鄉鎮基本不可能考到年滿35歲的科員,因為他們早就解決副科待遇了。
總而言之,在鄉鎮解決副科并不難,就算沒有任何關系和背景,時間到了也會給你提,但是想提正科就非常困難了,這才是鄉鎮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