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神奇在于其應用范圍與領域之廣,在農業生產經營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農業物聯網。在休閑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等農業產業形態中,或多或少都有農業物聯網的影子,針對性地對傳統農業進行升級改造,改善傳統農業在生產管理方面的不足。
關于農業物聯網的應用,智能溫室大棚系統可算是集大成者。利用智能溫室大棚系統對傳統的日光溫室、薄膜大棚、玻璃溫室等類型的溫室大棚進行新建、改造,對大棚環境、作物生長要素等的調控操作。基于物聯網智能感知設備的在線監測,由云平臺實時呈現溫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濃度等要素組成的曲線圖。數據以一分鐘一次的頻率刷新存儲,管理者需要結合種植經驗、作物生長階段等數據,一一設置各環節的水肥灌溉、打藥、通風、補光等作業的進行數值。舉個例子:種植番茄的智能溫室大棚,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5℃左右,對應地需設置大棚溫度為24-26℃,低于24°時進行增溫操作,聯動開啟采暖機、內外遮陽系統等設備,增溫至26°后,關閉增溫操作,如此循環。支持采用手動和遠程的控制方式,靈活管理溫室大棚。
另外,當某一項參數到達設定報警值或出現設備故障等情況時,自動向管理者推送預警信息,配合歷史數據,輔助調控大棚種植方案的調整與改善。在休閑農業的應用中,常見的應用模式有:
一、生產型為主、觀光為輔的溫室
以種植生產高附加值的花卉、種苗、蔬菜、水果等作為主,應用重點是打破氣候對作物生長的限制,借用智能溫室大棚系統來精細化管理,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以經濟收益為主,觀光旅游收益為輔,是溫室旅游發展的初始模式。
二、試驗基地型的科技類溫室
主要用于新奇特品種的動植物培育、科研成果實驗、算法模型應用研究等用途,試驗基地中的新奇特產品以及無土栽培、營養液滴灌、生產要素全自動調配等。難以接觸到的前沿現代農業技術作為核心,配套提供旅游服務設施與活動項目,將科普教育與高科技農業觀光緊密結合。主要應用目的是科研應用,觀光旅游也多是對成果的驗收。
三、觀光游樂溫室
大型展覽溫室的旅游吸引力與觀賞價值,主要體現在各種專類植物景觀、特殊觀賞品種上,同時,作為花園中的綠色建筑,溫室本身也通過新的技術手段詮釋了人類與自然、動植物和棲息地間的動態關系,生動展現園林藝術的動感美。
四、生態餐廳溫室
以溫室技術為主要結合點模擬大自然生態,隨時提供優雅的自然景觀生態結合、舒適愜意的環境氛圍,富有田園景觀文化,集生態觀光與餐飲休閑等功能于一體,包括生態溫室餐廳、溫室洗浴、庭院溫室、養生溫室、溫室會所等,將休閑場館與溫室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模式。
五、綜合型農業生態園溫室
大型綜合溫室,其功能應用集以上幾種類型于一體,根據劃分區域的種植作物、氣候地區、功能不同,提供各區域溫室大棚環境的調控功能,實現規模化種植、農業展示、科研實驗、田園觀光、休閑采摘、養老復檢等功能,形成一站式溫室休閑綜合體的概念。
農業物聯網的應用樣式多變,在農業灌溉、智能供水、恒壓灌溉、氣象環境監測、農產品溯源等方面都能發揮其萬物互聯的特性,正在逐步串聯起農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慢慢實現智慧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