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有很多通情達理的婆婆,也有很多賢惠顧家的兒媳,但很多時候,通情達理的婆婆卻遇不上賢惠顧家的兒媳,遇上賢惠顧家兒媳的婆婆又往往不懂珍惜,由此也便產(chǎn)生了很多的婆媳矛盾。
劉楊就是一個賢惠顧家的兒媳婦,她自從跟老公章前結(jié)婚后,就不僅包攬了家里所有的家務,還承擔著大部分日常開銷。劉楊的婆婆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人,在婆婆的干涉下,章前從來不敢給劉楊買什么東西,哪怕他們小家庭的日常所需,婆婆都說要兒媳婦花錢買,自己兒子賺錢不容易。
因為劉楊是遠嫁的,自己的爸媽不在身邊,她一開始總想把婆婆當成媽,盡管婆婆對她非常不好,她還是常常給婆婆買禮物,婆婆的護膚品、衣服之類的,幾乎全都是劉楊給她買的。她一心想著真心換真心,認為她對婆婆好,婆婆總會看到她的好的。
可有些人,就是永遠都不會知足的,她不會認為你做了太多而感激你,反倒覺得那是你應該的。你越是忍氣吞聲,她越是理直氣壯。
結(jié)婚七年來,劉楊的婆婆不僅很少給她好臉色,哪天劉楊加班回來晚了,她就會說劉楊不顧家,不早點回來做飯。而章前,明知道是自己媽媽太苛刻,卻從來都不幫妻子說話。
最近劉楊跟單位申請了十天年假,想趁這個機會回一趟娘家。因為離得太遠,她已經(jīng)兩年沒回過娘家了。可是劉楊回去剛?cè)欤牌啪桶l(fā)信息說她種在陽臺上的瓜蔫了,責怪劉楊沒幫她澆水。
雖說平常在婆家的時候,里里外外的活全都是劉楊在打理,但是劉楊回了娘家婆婆也是知道的,難道那么遠的路程,劉楊還必須每天回來給她的瓜澆水嗎?
劉楊心里清楚,婆婆表面上是在說瓜,實際上就是對她回娘家有意見,因為她回去了家里的家務就沒人做了。盡管明白了婆婆的心理,但劉楊還是想息事寧人,她回信息給婆婆表示道歉。
生活中有一種人,就是喜歡得理不饒人。而劉楊的婆婆,是自己沒理也要爭出理,然后不饒人。她看兒媳婦跟她道歉,便緊抓著不放,說她辛辛苦苦種的瓜,眼看都快成熟了,現(xiàn)在居然給弄蔫了,劉楊真的是太不顧家了。
信息一來一往,就被劉楊的媽媽聽到了。看女兒如此忍氣吞聲,婆婆卻得寸進尺,哪個媽媽不會心疼呢。劉楊的媽媽便拿起電話給婆婆打了電話,她質(zhì)問婆婆:“你說我女兒不顧家,是她沒上班花你們的錢了,還是她沒做家務讓你照顧了?每天晚上我給她打電話,都是她剛下班回來一邊哄著孩子一邊做飯,你還說我女兒不顧家,到底什么樣的才算是顧家呢?”
媽媽的這番話,句句像是靈魂的拷問,讓婆婆沒了言語。但劉楊卻覺得,婆婆只是暫時的,等她回去了,必定會有一場更大的暴風雨等著她,她不但沒覺得輕松,反倒更擔心了。
我分析過許多的婆媳矛盾,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規(guī)律:婆媳之間如果有一方喜歡無理取鬧,那么另一方的性格必須要強勢一些才能讓家庭安寧。一旦另一方的性格是比較柔弱的,那必然會導致長期雞飛狗跳。就算表面上不這樣,弱勢的那一方也會生活得很辛苦,因為她會一直受委屈一直隱忍。
劉楊的委屈最關(guān)鍵因素是婆婆的無理取鬧,而縱容這種無理取鬧的就正是她性格的柔弱。她對婆婆的順從甚至討好,又加上老公不會幫她說話,造成了婆婆的長期有恃無恐。如果她不想著改變,那么以后的日子,她會一如既往的這樣委屈下去。
很多時候,我都會告訴大家,婆媳矛盾中,起關(guān)鍵作用的是老公。但畢竟別人的性格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倘若你就是遇上一個沒擔當?shù)睦瞎粫S護你支持你,那你能夠依靠的就只有你自己,你必須得讓自己強大起來,才不會一直受委屈。
同時,我也想給婆婆們提個醒,這早已不是那個兒媳忍氣吞聲的年代了,現(xiàn)在的女人都是有獨立生活的能力的,她沒必要屈從于你的無理取鬧,因此,當你遇上一個賢惠懂事的兒媳婦,你要學會珍惜,而不是得寸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