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時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女人自從結了婚,又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務,你盡量把飯菜做得美味可口,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條,就是想給愛人一個溫馨的體驗,可是他卻無動于衷,沒有半點感動,甚至偶爾還會挑剔你哪里做得不夠好。而如果他哪天幫你做一些家務,或者說幾句溫暖體貼的話,你卻會被感動得一塌糊涂。
于是,你的內心便產生了抱怨和不甘,因為你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男人比女人自私,他們只在意自己的感受,根本看不到女人的付出。而大多數女人在婚姻里,付出的都比她們的丈夫多得多。
我從不否認女人的付出,但我不得不提醒你,很多時候,婚姻的經營,傻傻的付出未必是一個好方式。
我有一對同學夫婦,他們在一起十四年了,從大學期間開始戀愛,戀愛六年結婚八年。大學的時候,女生常常幫男生洗衣服,男生感動得說非她不娶。后來,男生讀研了,女生參加了工作。男生家境不好,女生用自己的工資供他讀書,男生信誓旦旦將來一定讓她過上好日子。
男生畢業后,他倆結了婚。男生的事業節節攀升,女生覺得她應該在家做好后援,于是,她包攬一切家務,基本上做到了讓丈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地步。當然,她自己也有工作,而且有很強的自尊心和獨立性,她從不花丈夫的錢,甚至連丈夫的薪資待遇是多少都不知道。
可這個男人卻沒有表現出更加的感動,而是慢慢對她疏遠和冷淡了起來。甚至在她抱怨他變了的時候,他也只會越來越不耐煩。女生覺得很委屈,以前戀愛的時候,她的一點點好他都能看得到;如今結婚了,她付出得更多了,他卻不領情了,連一句溫暖的話都不對她說。
我們往往在聽說這類事情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去指責男人的涼薄。可我們卻從沒想過,是什么讓這個男人變成了這樣。他不是從一開始就不會感動,戀愛的時候他也曾為女生的付出而感動過的,說明他本性并不是一個不會感恩的人。每個人都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變化和成熟,但本性卻很難改變。
事實上,除了極少數內心極度自私和缺乏愛的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會對別人的付出感恩和感動的。生活中你也不難發現,當我們聽到或讀到一個情侶之間非常感人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可一旦到了自己的婚姻中,卻又有很多人對自己配偶的付出視而不見。
這其實不是我們涼薄,而是夫妻之間的付出與需求并不同頻。你付出的,不是對方需要的,他自然感覺不到。
就像我的這對同學夫婦,大學的時候,女生為男生洗衣服,他會感動,因為那個時候洗衣服的確是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需求;讀研的時候,女生為他提供資助,他會感動,因為那時候資金對他來說真的是一大難題。可是畢業了,結婚了,他買了洗衣機,不需要自己動手洗衣服了,他有了高薪的工作,不那么缺錢了,這些都不再是他的需求了。
他的需求變了,妻子的付出卻沒改變。他想讓妻子輕松一點,妻子卻更像一個事無巨細的保姆,這不但不會讓他感動,反而會讓他產生壓力,會讓他想要逃離。她想用更多的付出——做更多的家務,為他省更多的錢,來讓他關注她,靠近她,這只會南轅北轍。付出與需求背道而馳,結果是她增添了抱怨,他失去了耐心。
很多的夫妻,都是在這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很多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的付出都感動了自己,卻感動不了對方。于是質問,難道對方是鐵石心腸嗎?當然不是的,原因是你跟他沒在同一個頻道上。你付出的電波不在他需求的頻段,他自然是接收不到的。更甚至,他會認為是你的自私,你做的只是你想要做的,而不是他希望得到的。
我們一向強調婚姻中夫妻雙方要相互付出,卻很少有人強調付出要投其所好。
你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為對方著想,你想把家里布置得溫暖有情調,讓對方回來覺得心曠神怡,可對方回來只想吃一頓美味的晚餐然后好好休息,至于你是新換了桌布還是增添了花瓶他并不關心,而你還一味追著他問你的桌布和花瓶好不好看,倘若碰上他恰巧心情不佳,他能對你感激嗎?
男人和女人的關注點和需求原本就是不同的,就如同文章開頭說的,我們總覺得女人做了那么多家務男人不會感激,而丈夫偶爾幫妻子做點家務妻子卻非常感動,那是因為男人的需求跟家務關系不大,而女人的需求卻跟家務相關極大。倘若你只從自己的立場上去“付出”,是很難得到對方的認可和感動的。
所以,你之所以付出那么多,卻換不回愛人的感動,并不是他自私冷漠,也不是你不夠好,真相只因為你做的并不是他需要的,至少不是他認為重要的。
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只為他做他需要的,你們的婚姻更容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