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婆媳關系就是一個千古難題,似乎怎么樣都很難找到一個有效的方式讓婆媳之間一直愉快、無隔閡地相處,更甚者,有些女孩子,從剛談戀愛時起,就在挖空心思想著怎么討婆婆喜歡了。
作為晚輩,有想在長輩面前好好表現(xiàn)的心思,這無可厚非。然而對于那些一心想討婆婆喜歡的女孩子來說,往往她們做了很多努力,到最后依然事與愿違,這在讓她們產(chǎn)生挫敗感的同時,也會影響到其婚姻狀況。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呢?在我看來,這不是婆媳關系有多難,而是我們對婆媳關系的認知和態(tài)度錯了。
我就特別喜歡《愛的二八定律》中秦施對待婆媳關系的態(tài)度,我覺得這里面蘊藏著一種智慧。如今二刷這部劇,還是忍不住想要夸一下她的這種智慧。
秦施與陽華,是因為一個謊言而促成的婚姻。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很荒唐,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茫茫人海中,秦施為什么唯獨選中了陽華的照片來冒充自己的老公?
這里面存在著偶然,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秦施其實在見到陽華之前就已經(jīng)喜歡他了。當然,這個喜歡,確實是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始于顏值的。
秦施曾對陽華的母親說,好的關系,就是始于顏值,忠于人品,合于三觀。這句話,就非常精準地描述了她跟陽華的婚姻。從這也能看出,她對陽華,并非就是隨意找了一個人來解決單身的問題,而是一種有理有據(jù)的選擇。
我說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想說,秦施本身就是對陽華有好感的,并且愿意跟他結(jié)婚,一起生活。那么在這種狀況下,很多女孩子就會出現(xiàn)對于婆媳關系的顧慮了,會擔心將來跟婆婆相處不好,會害怕婆婆不喜歡自己。
可是秦施并沒有。她在第一次跟陽華回家的時候,就利用自己的口才,成功攪亂了準婆婆的方寸。她特意說出自己比陽華大六歲,工作忙,需要陽華多做家務等等這些容易讓婆婆暴跳如雷的因素,絲毫不擔心因此給婆婆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陽華的母親說想要聽聽兒子的想法時,秦施則毫不避諱地說“他聽我的”。試想,生活中如果哪個兒媳婦敢當著婆婆的面說“你兒子聽我的”,婆婆會是怎樣的反應?這也就是很多兒媳婦即便在家真的有話語權(quán),在婆婆面前也要夾起尾巴做人的原因之所在。
可你仔細想想,丈夫聽妻子的有什么不對嗎?夫妻兩個如何相處,誰聽誰的,這本就是夫妻之間的事,婆婆來過問,本就是越了界,她為此產(chǎn)生情緒,當然應該由自己負責。
這就是秦施的智慧之處,樹立界限,誰的權(quán)利誰來行使,誰的情緒誰負責,這樣便不需要有太多的委屈和妥協(xié),不需要把簡單的關系復雜化,能為以后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或許你會想,秦施這樣做,以后還怎么跟婆婆相處?婆婆豈不是對她充滿反感?那么你覺得秦施在乎嗎?在秦施心里,婆媳關系如何,這根本不重要,因為她是要跟陽華結(jié)婚,跟陽華過日子的。
對于婆媳關系,我們最大的一個誤區(qū)就是,認為它是婚姻關系的一部分,甚至認為只有婆媳關系好了婚姻才能幸福。
可事實上,自古至今,結(jié)婚的雙方都是夫妻兩個人,沒有哪個朝代,結(jié)婚是需要婆婆去簽字畫押按手印的,即便是講究百善孝為先的古代,母親讓兒子休妻,那也得兒子自己寫休書,婆婆是不能直接休掉兒媳婦的。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婆媳關系是不能約束夫妻關系的,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婆媳關系只是婚姻的衍生品,沒有婚姻,就不存在婆媳關系,而沒有婆媳關系,婚姻并不受影響。
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獜娗笃畔标P系要如何?
要把婆婆當親媽,要把兒媳當女兒,只有婆媳和睦,兩口子才能好好過日子……你看,這些額外的、強加的要求,其實就是在無形之中給婚姻增添了負擔。兩個人經(jīng)營一段感情本就不容易了,你還要小心翼翼地顧及那么多,那結(jié)果很有可能就是顧此失彼。
當然,我說這些,并不是說兒媳婦就不應該在意婆婆的感受,結(jié)了婚就不應該跟原生家庭有牽絆。而是說,相對于夫妻關系來說,婆媳關系只是一種附屬關系,不應該喧賓奪主。
婆媳關系好,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它只是為婚姻錦上添花,婆媳關系不好,也不意味著你的婚姻就是失敗的。
所以呢,婆媳之間的相處,盡力而為就好,你是怎樣的人,做事風格如何,真實地呈現(xiàn)出來就是了,沒必要為了讓婆婆喜歡你小心翼翼去討好,婆婆也沒必要為了讓兒媳滿意去給小家庭當牛做馬,婆媳能處好就處,處不好就敬而遠之,大家都輕松。
秦施能那樣跟婆婆說話,其實就是遵循了這樣的原則,而不是她有意要冒犯婆婆。像她這樣的兒媳婦,婆婆可能會不喜歡,但一定會是尊重的。她也不會為了婆媳關系而讓自己在婚姻中成為怨婦,這樣,她的婚姻自然也能幸福。
雖然我很認同秦施在婆媳關系中的智慧,但我也不得不承認一點,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具有這種智慧的女人,婚姻都能幸福。
為什么呢?
因為婚姻這件事,它不是靠一個人的認知就能經(jīng)營好的。而在實際生活中,男人對于婆媳關系的執(zhí)念,要遠遠高于女人。
說一個可能會讓你們驚訝的實情,以往我在接到的情感咨詢中,關于婆媳關系的來訪者,男性幾乎要多于女性。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男人其實更在意婆媳關系的和睦,他們更希望看到自己的妻子和母親相親相愛。
但我也要很不客氣地指出一點,男人的這種心理,太過貪婪。他們就是想一邊享受著母親的呵護,一邊享受著妻子的恩愛,兩個女人共同為他創(chuàng)造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他還不需要處理由此帶來的摩擦和沖突。
在男人的意識里,只有妻子和母親相親相愛,他的婚姻才算是成功的。可是他忘了,婚姻是由他和妻子組成的,而不是由妻子和母親組成的。
妻子和母親本就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她們有著不同的性格、觀念以及生活習慣,你強求她們一起生活,還要其樂融融,那大概率就是需要她們至少有一個人委屈自己。她們的這種委屈換來的是什么?是你的利益最大化。
說到底,男人強求婆媳和睦,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自私。是他為了自己的利益,把不合理的要求合理化了,才讓婆媳關系成為了千古難題。
你想啊,婆媳本就是兩個有著獨自性格的人,這樣的兩個人,她們相處得好是合理的,相處不好也是合理的,她們相處得好,那就讓她們多相處,相處得不好,就讓她們少相處,這不才是一種正確的狀態(tài)嗎?
如果男人能夠樹立這樣的認知,不再用婆媳關系的好壞去衡量自己的婚姻,婆媳關系不必再去承受它不該承受之重,我想,大家反而都能輕松地相處和生活,幸福的獲得也就容易了許多。
可見,在婆媳關系這件事中,光有女人的智慧也是不夠的,男人的影響力也不可小覷。秦施的智慧之所以能換來婚姻的幸福,離不開陽華的理性和清醒,這,才是最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之處。
作者簡介:相見相思,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專注于情感領域的文章創(chuàng)作以及情感問題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