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身之寶
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利?!じヂ迥吩凇稅鄣乃囆g》一書中指出,現在很多人對愛有誤解:他們認為,愛不需要學習,只要找到一個愛的對象,就可以輕而易舉獲得幸福;他們覺得愛就是如何得到別人的愛的問題。
弗洛姆則認為,愛是人的一種主動能力,是通過學習可以提升的一種能力。
這種有關愛的理念和美國知名個人成長導師芭芭拉·安吉麗思不謀而合。
芭芭拉在其著作《如何提升愛的能力》中,就給我們具體闡釋了提升愛的能力的方法,目的是讓我們感受到愛的真諦,收獲幸福的婚姻。
書中主要教給我們如何帶著飽滿的激情,重拾生活的樂趣、了解愛的表達、怎樣為愛情保鮮,以及如何在愛中做到自我成長。
創造幸福和快樂的秘訣是激情;在奉獻中,獲得真愛;在實踐中提升愛的能力。
芭芭拉在書的引言中說到,這是一本關于反思激情的書,目的是幫助我們用一種以前也許從未有過的方式來認真對待、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激情,并為我們能實現自己所憧憬的自信、自立和自強提供一種新的可能。
的確,當我們對生活充滿激情時,自然會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哪怕生活處于困境中,我們依然會通過激情找到對策,重獲生活熱情。
創造婚姻幸福的秘訣,也是激情。
這就像那些體育迷,他們似乎總有看不完和看不夠的足球、籃球、棒球等比賽,他們之所以會對“一場游戲”那么癡迷,主要原因就是激情。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的婚姻同樣抱有這種如癡如醉的態度,自然就會感受到婚姻帶給我們的激動、興奮和強烈的刺激。
從這個角度來說,激情具有讓我們婚姻幸福的力量。
那么,怎樣獲得激情呢?
芭芭拉說,激情源于承諾。
當我們承諾要追求一個夢想,或者投身于某項事業,亦或期待婚姻幸福時,我們就會對它充滿激情。
我們的承諾越重大,激情就會越飽滿,越強烈。
因為一旦承諾要維系好婚姻,就會全身心投入其中。時間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
就像面對工作時,如果自己承諾要做好這份工作,自然會愿意把時間花在上面,想方設法去完成好工作。因此,我們要帶著承諾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帶著承諾去愛自己所愛的人。
其實,有關激情和承諾在婚戀中的重要作用,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早就討論過。
他在1986年提出的愛情三角形理論時,將愛情分為親密、激情和承諾三個要素,就見證了他對激情和承諾的重視程度。
親密,指兩個人感覺親近、愿意共同分享和溝通,通過對自我的表達獲得對方情感上和物質上的支持。兩個人的情感代表著兩人的心靈越來越接近,有一種相互歸屬的感覺。
激情,指動機上的激情,是渴望與對方結合在一起的強烈沖動。比如對某人一見鐘情。
承諾,包含兩個人為愛所做的全部決定,可以是決定愛一個人的短期承諾,也可以是維持關系的長期承諾。最典型的長期承諾就是結婚。
這里要說一下,根據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形理論,芭芭拉雖然沒有強調親密的重要性,但她闡釋有關激情和承諾的內容,都是為親密這個目標服務的。
換句話說,芭芭拉強調的激情和承諾,目的是獲得親密感。
總之,激情和承諾,代表著我們的“真心”,即愿意去感受、愿意去愛、愿意為愛情付出。
愛情,是婚姻的根基。
這個根基就是付出,雙方都愿望為彼此付出,這樣才會讓婚姻保鮮。
首先,付出時間。
芭芭拉建議我們,每天至少找到一個時刻,讓自己可以充分表達對愛人的激情,然后,再試著每天多找一些機會,讓彼此的激情時刻越來越多,一個接著一個。
對于很多已婚夫妻來說,他們會覺得都老夫老妻了,用不著激情和浪漫。其實,婚姻保鮮的秘訣就是把激情保持下去。
比如,夫妻雙方可以有意識地在每天的柴米油鹽中,尋找些新鮮的感覺,一起逛菜市場,一起做菜,一起看電視等等的“一起”時間,都可以成為激情時刻。
其次,付出自己。
付出自己的意思是,能夠在對方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
真實的自己,包括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但很多人不想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缺點或不足,于是喜歡以好的一面示人,這樣的人,在和伴侶相處的過程中,依然想掩飾自己的“陰暗面”,那么這就很難讓對方走進自己的內心,因為深深的愛,一定是經歷過深入了解的。就像那些害怕在伴侶面前哭泣的人,肯定和對方關系不夠親密。
這也是芭芭拉說的,“深愛總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它要你克服恐懼,在深愛的人面前卸下防備和偽裝,坦坦蕩蕩地向對方敞開心扉,展示你最私密的藏匿之所”。
可見,真正的愛,必須敢于交出自己。
再次,付出真愛。
當我們對伴侶付出了時間和自己后,自然會付出真愛。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愛人,就會用心關心伴侶,用心呵護彼此的關系,同時也是用心在善待自己。
正如芭芭拉所說:“真愛時光就出現在你和伴侶一心一意專注于對方的時候;出現在你們對彼此的愛全神貫注的時候;出現在當你用心體驗你們之間正在發生的事情,無論那事情是什么的時候;出現在當你把心的觸角伸向對方,任由愛意自然流淌的時候。做愛或者做早餐,你都可以使其成為一段真愛時光,因為做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有多用心,這才是你做事的過程能否成為一段真愛時光的關鍵。”
總之,愛情的本質是付出,包括付出時間、付出自己和付出真愛。
弗洛姆同樣認為,“給予比接受更快樂,并不是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是的,我們在給予的過程中,可以體驗到自我的力量、財富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提高生命力和潛能的體驗讓我們內心充滿歡樂。
前面說到,愛是一種能力,可以習得,而掌握這種能力的關鍵,就是實踐。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書的第一章就寫到:“正如生活是一門藝術一樣;如果我們想學會如何愛,就必須象我們想學習任何其它藝術——例如音樂、繪畫、雕刻、醫學或工程技術——時一樣地著手?!?/p>
提升愛的能力,擁有幸福的婚姻,我們要從自己的實踐開始。
其一,愛的目光。
主動去愛,學會用目光傳情。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我們對伴侶深深的愛,也可以通過眼睛來傳達。
芭芭拉在書中建議我們多多練習“愛的凝望”,因為這樣的凝視,有時比任何禮物都柔情蜜意,比任何語言都讓人著迷。
首先,要選一個確保彼此不會被打擾或分心的地方;然后拉著伴侶的手,慢慢放松眼睛,想象透過對方的眼睛看到的一切,想象彼此做過的各種充滿愛意的事情;最后在呼吸著愛的空氣時,凝視對方的眼睛,感受著彼此目光中的愛意。
運用好愛的凝視,需要多加練習,這樣才能克服內心的緊張或不自然,甚至是抗拒,因為越練習越放松,放松才能讓我們發現和品味彼此愛的甜蜜。
其二,愛的言語。
學會用言語愛自己的伴侶,因為有了溝通交流,愛情之樹才能枝繁葉茂。
很多夫妻婚后,交流很少,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后,溝通更少,這也是很多人覺得結婚后,對方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原因。其實,就是彼此缺少了溝通和交流。
另外,有些女人喜歡玩猜謎游戲,覺得對方愛自己,就應該明白自己的需求,不用自己說出來。其實,這是強人所難,因為有時連自己怎么想的都不知道,何況是他人。
芭芭拉也說,“如果你不能明白無誤地告訴愛人你的所思所想,你所有的等待恐怕都將落空,因為即使對方希望能取悅于你,他也是漫無目的,也要迷失方向”,所以導致自己傷痕累累地得出結論:“他給不了我想要的愛?!?/p>
事實則是,你需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對方理解自己,這樣才能給予自己安全感和愛。
愛對方,需要表達;需要對方,也要說出來。
其三,愛的觸摸。
觸摸,雖然沒有聲音、沒有規則,也沒有固定的表達方式,但它是愛的語言。
首先,習慣擁抱,感受擁抱的力量。
中國人在表達愛時很內斂,很少擁抱。即使在伴侶需要安慰時,也很吝嗇自己的懷抱。要知道,有時治愈伴侶內心的傷痛,一個深深的擁抱比說多少話都管用。只是我們不習慣。那么現在,就從每天一個擁抱開始吧。
其次,學會用雙手說情話。
夫妻之間,平時多牽手,比如看電視時、閑聊時,以及睡前都可以拉拉手,這樣做可以讓對方感受到心中的愛。不要小看撫摸的作用,有相關研究顯示,人類的手可以釋放出大量的生命能量,我們在觸碰伴侶時,手不僅僅是在刺激那些讓對方能產生愉悅感的神經末梢,還在將自己的生命能量注入到愛人的靈與肉當中。
再次,善于用親吻傳遞愛。
親吻作為一種禮儀和習慣,在我們這個相對內斂、含蓄和保守的國家中,很多夫妻不習慣,可能現在年輕人接受度比較高。但我們要看到親吻在傳遞愛中的作用??梢月B成親吻的習慣,當然,也可以用擁抱來代替。
總之,無論是愛的目光,還是愛的言語,以及愛的觸摸,都需要不斷實踐。因為愛的能力需要在體驗中不斷發現和培養,只有這樣,愛的能力才會提升,婚姻才會持續保鮮。
當然,愛的能力,不僅有“去愛”的能力,還有“被愛”的能力。
愛是人的一種主動能力,是一種把自己與他人聯合起來的能力,是一種突破使人與人分離的那些屏障的能力。
當我們擁有了愛的能力時,也做到了自我成長。因為學會愛是一個人整體人格的展現。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