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具有清潔、體積小、儲量豐富等特點,是優質的新能源。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燒后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屬于清潔能源;體積小能效高,1 立方米就可以分解釋放出160 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儲量豐富,世界資源量大約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資源量的兩倍。不過,目前離產業化還有距離,難點在于開采、運輸不易、成本高,以及環境破壞引發溫室效應的可能性,開采不當容易造成海底地質災害,后續任務艱巨。
我國有望引領可燃冰革命,有望解決天然氣供給不足,優化能源新格局。據國土資源部專家表示,可燃冰的成功試采證明了我國可燃冰勘察的核心技術,憑借世界頂尖的綜合實力水平,有望引領頁巖氣革命之后的天然氣水合物革命。我國目前探明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和青藏高原,根據2016 年中國能源礦產地質調查報告,海域和陸地預測遠景資源量分別可達744 億和350 億噸油當量,而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為1562 億噸和255億噸油當量,若可燃冰開采技術成功實現規模化,將顯著優化我國的能源結構。按國家計劃,2016 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有望從2016 年2058 億立方米增至2020 年的3786 億立方米,CAGR 為16.46%;而我國天然氣產量明顯不足,從2016 年1371 億立方米計劃增至2020 年的2450 億立方米,其中常規天然氣1850 億立方米,CAGR 為7.78%,存在缺口。可燃冰的試采成功給解決天然氣供給不足帶來希望。
建議關注油服行業的主題投資機會。可燃冰技術突破有望使得油服行業長期向好,從而帶動油服版塊迎來主題投資機會:
首先建議關注和本次海域可燃冰技術突破直接相關生產開發的公司,包括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博邁科;
以及相關機械設備制造的公司,包括石化機械、杰瑞股份、惠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