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上觀摩完了四川省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展評的課例,感受頗多。
老師們自帶光芒的個人素質。
學生們的口語能力棒到驚嘆。
學校管弦樂隊社團的高大上。
課堂活動創新讓人眼前一亮。
繼續閱讀了一些關于閱讀教學實踐的文章,有了一點點小感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關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如何在閱讀進行中落實。
課標提出了由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要素構成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活動觀為落實學科核心素養變革學生學習方式整合課程內容和實施深度教學提供了途徑和保障。具體而言,所有的語言活動都應該在一定的主題語境下進行,基于不同類型的語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語言技能獲取、梳理整合語言和文化知識,深化對語言的理解,嘗試,運用所學語言,創造性的表達個人意圖,觀點和態度,并運用各種學習策略來提高理解和表達的效果。
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是學生基于已有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
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通過活動發展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增強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提高學習能力。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閱讀教學可以分三步。
一是深入解讀文本。了解語篇所表達的話題和主要內容,把握語篇的文本特征,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掌握語篇的深層含義,以及其傳遞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
二是根據文本解讀和分析,基于學情實際分類,制定體現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三是在教學目標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引下,分層設計不同類型的活動,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滲透文化意識,發展思維品質,提升學習能力。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教學活動設計要體現出有情境,有層次和有實效。
有情境是指不脫離語境去教學單詞和短語,聯系學生的認知和生活經驗,將內容和語言學習融于情景之中。
有層次是指活動設計應按照活動觀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三個層次進行每個層次不可或缺。
有時效是指活動能切實促進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并能讓他們學會表達和交流。
英語學習活動觀有三個層次:
學習理解類活動是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第1層次,包括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等學習活動,在設計此類活動時,教師要圍繞主題創設語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鋪墊必要的語言和文化知識背景引出要解決的問題。
應用實踐類活動是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第2層次,包括描述與闡述,分析與判斷,內化與應用活動。學生在掌握語篇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開展描述,闡述,分析,判斷等活動,逐步實現對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內化,鞏固新的知識結構,更好的將知識內化為能力。
遷移創新類活動是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第3層次,包括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造類活動。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語篇背后蘊藏的深層含義和價值取向,辯證地看待文本的內容,學會批判性評價,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促進學生從能力向素養轉化。遷移創新類活動都是語言輸出活動,需要學生運用高階思維聯系生活實際,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
英語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是引導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尤其是思維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等。以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價值構建和素養發展,才是好的教學。
閱讀是把書上的字詞與讀者的背景知識和經歷結合起來的過程。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在深度解讀語篇,設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關注主題意義,創設主題語境在語篇學習中鞏固語言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內化語言理解,在遷移創新中建構語言意義,發展多元思維,提升閱讀素養,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是英語課程順應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新理念,。任何學習活動都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素養發展,重視在語境中進行知識,技能,策略等的整合性的學和用,注重融語言,思維,文化為一體,就符合課標提倡的學習活動觀。
讀前活動創設情境,激趣引領,啟思質疑;讀中活動提取信息,合作交流,獨立思考;讀后活動挖掘內涵,聯系生活,表達觀點。
作為一線小學英語教師,還需要深入理解學習活動觀的理念,設計出指向英語核心素養的有層次,有情境,有實效的學習活動,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用能力。
除開精彩的課例之外,還對這個學校的社團也很喜歡。學校開設了很多社團,展示的一個有特色的社團,是管弦樂,好高大上的樣子。
孩子們不僅要學好知識,更重要的還得做一個有趣的人,有一項自己喜歡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