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來得早,正月里過生日的孩兒,早早就開始核計如何過生日了,也是巧得很,陰歷生日和陽歷生日挨著,提前好久,她就向爸爸提出要個生日蛋糕,和許多同齡孩子比,要求不算過分,先生答應得也算爽快。爺倆商量著,陽歷生日那天買蛋糕,正就買什么樣式什么種類的蛋糕聊的興奮。我一句”兒的生日,娘的苦日”澆滅了爺倆的熱情。孩兒回過頭安慰我,”給你也買個喜歡的蛋糕”提醒的目的達到了,我沒做任何表態。
想吃到蛋糕還得跨過陰歷生日等上一天,孩子還是缺乏了耐心,陰歷生日當天,孩兒很自然而然的在飯桌上告訴一起吃飯的奶奶,她過生日,也許是很少在身邊的緣故,奶奶一改以往窮養孩子的態度,破天荒的告訴孩子,想吃什么,讓爺爺去買。沒見孩兒表態,爺爺還是給孩子買回漢堡(以前回來孩兒都表現喜歡吃)。這個陰歷生日也就算一帶而過了。
早起,孩兒第一件事就是可不可以今天不寫作業,明天補上,我答應她了。看著她盡情的和爺爺奶奶玩著牌,在手機里看著喜歡的動畫,慕名心中升起一份愧疚,非常時期的生日也就這樣過了。
先生每天都要出門去以前的平房,把婆婆撿回的廢品歸置起來。今天出去了很久都沒見回來,在微信里看著他的步數超過往常的一倍多,猜測,一定是去給孩兒買生日蛋糕了。當先生把蛋糕拿回來時,孩兒卻沒了那份得償所愿的興奮,相反,看到先生從上到下濕透了的內衣,全家人都有些心疼,婆婆一邊催促先生換上干衣服,一邊借機教育孩子,可得對得起父母這份付出。
孩兒懂事,我不想把父母的付出傳遞給她的是理所應當,更不想讓她背上一種虧欠一種拖累的心理暗示。所以,我從不在孩子面前說自己的不容易和難,和這些東西比,我更看重孩的心理需求,父母的付出,是愛,是呵護,是生命對生命的陪伴,是你情我愿的自然而然,別過早的給孩子傳遞一種我養你小,你就得養我老的承諾和暗示,別用那種虛擬的壓力施壓于一個孩子的內心,只要你足夠愛她,呵護她的情感,陪伴她的成長,她一定會以你最滿意的方式出現在你的需要里,因為愛出者一定會愛返。所以,當所有人都因為舍不得而拒絕分享孩子的蛋糕時,我坦然自若陪孩子坐在桌子旁邊,欣然接受她割分給我的蛋糕,和她一起品嘗著蛋糕的味道,討論蛋糕的樣式,欣賞欣賞自帶的玩偶,孩兒高興了,我們就收獲了犧牲錢財得到的快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