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提起作家劉瑜寫給女兒的文章《愿你慢慢長大》,好奇心驅使,在網上搜來全文,快速讀起來,字里行間,透著殷殷慈母愛、濃濃愛子情。一字一句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很多觀點引起自己的共鳴。從迎接新生命出生開始,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背負了做媽媽這個使命。做了媽媽才知道,真的會有比自已還重要的在乎,真的會有出于愛本身的善變和言不由衷。
做了母親,才知道,有了孩子就開始迷失自己,背負使命。孩子需要是最大的動力;孩子快樂是最大的幸福;孩子成功是最大的榮耀;孩子委屈是最大的心痛。為了孩子,再柔弱的媽媽也會變成全能;為了孩子,再大的困難也會變得云淡風輕;為了孩子,可以超重背負,為了孩子,可以藏起夢想,收斂個性。因為有了孩子,所有的躲閃都被堅強成勇敢;因為有了孩子,再潦草的個性,都會變得心細如發,周到叮嚀;因為有了孩子,每個母親都肩負起成長為圣賢的使命:正人先正已的自覺;不妥協、不躲閃、迎難而上的勇敢;去發現、去尋找、去挖掘潛力的主動;因為有了孩子,母親就得讓自己成為一束將生活照亮的光,引領孩子走向希望,走向光明。
做了母親,才知道,愛是面面俱到,更是兩可模棱。怕孩子吃自己吃過的苦,經歷自己所經歷過的痛,以自己的視角在孩子身上補償著本該補給自己的虧欠;擔心孩子被愛得太滿,被保護得太嚴經不起生活的波折,受不得失意的冷風。在自己可以操控的范圍內,讓孩子體會親情的暖,意識到世道的冷落和無情,告訴孩子,希望有好運相伴,如果沒有,即使處在不幸之中也要擁有一份慈悲寬廣的心胸,別把苦難當成懲惡揚善的度劫,而是當作積攢福報的修行;告訴孩子,希望擁有更多人的愛護,如果沒有,即便是一個人面對凄雨冷風,寂寞無聊、孤獨無助,也要胸懷一份寬容,寬容這個世界的難以周全,寬容世道的不公平,寬容友人的躲閃,寬容親人的音信無蹤,錯不在別人的世故,在自己的無能,獨處是上天制造的機會,讓自己有時間努力,讓自己有機會成長為豐盈。
做了母親,才明白,孩子是今生最近的血脈繁衍,是生命與生命的相伴,教會孩子勇敢,勝過提醒和躲閃;教會孩子從容,勝過替他擋雨遮風;教會孩子陽光向上,勝過犧牲自己為他照亮前程;教會孩子寬厚、博愛,孩子的快樂也就不會只局限在得失成敗之間。教會孩子為夢想追逐,為快樂成長,與人豁達,為人寧靜,夢想只是目標,但不是全部人生,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