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一記重磅炸彈,把國內大模型市場炸翻了天,阿里(86.13, -2.15, -2.44%)、百度(105.14, -3.73, -3.43%)、騰訊被動入局;小廠們提前行動,紛紛在大廠之前祭出了“白菜價”。
本文作者:卜淑情
來源:硬AI
四個核心大廠的加入,正在將本輪國產大模型價格戰推上高潮。
5月21日,阿里云宣布將旗下通義千問的9款商業化及開源模型進行大幅降價。
其中,對標GPT-4的模型Qwen-Long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輸入價格從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直降97%;輸出價格從0.02元/千tokens降至0.002元/千tokens,直降90%。
阿里大模型全面降價后,百度緊隨其后,直接宣布模型免費使用。
21日下午,百度智能云發布公告稱,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兩款主力模型ENIRESpeed、ENIRELite將全面免費,并即刻生效。
而在四天前的17日,騰訊云也對混元大模型進行了大幅降價:
窗口尺寸為32K的hunyuan-standard模型和hunyuan-pro模型,推理輸入價格分別為0.0069元/千tokens和0.069元/千tokens,較之前的刊例價降了30%以上。
雖然以上兩個模型價格大大高于友商,但新用戶可免費享受1年的模型資源包,文本生成模型共享10萬token。
業內猜測,BAT三巨頭此舉是為了應對字節此前發布的豆包大模型。
15日,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推出豆包大模型,并將豆包Pro 32k模型推理輸入價格定為0.0008元/千tokens,較行業價格低99.3%,大模型從“以分計價”進入“以厘計價”時代。
根據火山引擎公布的價格計算,一元錢就能買到豆包主力模型的125萬Tokens,大約是200萬個漢字,相當于三本《三國演義》。
字節一記重磅炸彈,把大模型市場炸翻了天,阿里、百度、騰訊被動入局。
小廠提前行動
小廠似乎更早看到了價格戰的苗頭,紛紛在大廠之前就祭出了“白菜價”。
被稱為大模型界“拼多多(145.45, -1.32, -0.90%)”的DeepSeek最早行動,5月6日將大模型DeepSeek-V2價格降至每百萬token輸入1元、輸出2元(32K上下文)。開發者登錄 DeepSeek 開放平臺送 500萬 tokens。
五天后,智譜AI將旗下入門級大模型GLM-3-Turbo(上下文長度128k)的價格,從0.005元 / 千tokens降低到0.001元 / 千tokens。開放平臺新注冊用戶獲贈從500萬tokens提升至2500萬tokens(包含2000萬GLM3-Turbo和500萬GLM4)。
“卷”價格的考量是什么?
大模型廠商集體“卷”價格,折射出了AI應用加速商業化和緩解研發成本壓力的迫切需求。
首先,技術的快速迭代,讓通用大模型的能力不斷提升,但要真正創造商業價值,還需要深入行業場景,解決實際問題。
在武漢AI智領者峰會現場,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云事業部總裁劉偉光稱:“阿里云這次大幅降低大模型推理價格,就是希望加速AI應用的爆發。我們預計2024年大模型API的日調用次數有望突破100億。”
其次,大模型的研發成本高企。華為大模型負責人田奇曾提到,大模型開發和訓練一次需要約1200萬美元(約合8700萬元人民幣),百川智能創始人CEO王小川則稱,每1億參數對應訓練成本在1.5到3萬人民幣之間。
動輒上億的訓練費用,再加上水漲船高的算力成本,即便是大廠也感到吃力。
因此,降價成為廠商們破局的制勝法寶。通過大幅下調API調用費用,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和開發者嘗鮮,加速大模型在各行各業的滲透,打開更廣闊的應用空間。這對于盤活前期投入,加速商業閉環的形成至關重要。
此外,本輪價格戰可能是巨頭搶占賽道制高點的最佳時機。價格戰考驗的是資金和技術實力,折讓中小玩家難以為繼。阿里們或許能借此機會,快速積累用戶,聚攏生態,鞏固行業地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硬AI”,關注更多AI前沿資訊請移步這里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