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麗是廣州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醫生。
之前,她是個很焦慮的人,經常焦慮到睡不著覺,快30歲的時候,她患上了甲亢,之后復發了三次,
她說:現在想起來,就是情緒惹的禍……
”
01
獻出了我的一切,人生卻看不到一絲希望
之前,我真的是特別焦慮,經常睡不著覺,失眠。28歲那年,我就得了甲亢,之后反復發作了三次。
脾氣基本就是“一點就著,炸藥包一樣”。
那時候在單位,我非常強勢,單位的年輕人后來對我說:“李老師,以前你叫我去談話,我經常被你嚇得發抖。”醫院里的實習生也說:“李老師,之前我們都不敢看你。”
我對學生滿是評判,總覺得“你怎么這么蠢!”“這么簡單的事也干不好,還能干什么!”
最讓我焦慮的就是孩子。
我在患病期間生下了女兒,她對我來說太珍貴了,我是掏心掏肺地對待她,可是孩子毫不領情,什么事都和我對著干。
我女兒特別好動,每晚讓她睡覺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
無論她是八點九點,還是十點上床,最后肯定會拖到十一點半之后才能睡。
每天我都要呵斥孩子,讓她趕緊睡覺,恨不得把她按在床上,逼她睡覺。越是這樣,她越不睡。經常我倆,不是我尖叫,就是她尖叫。
漸漸,我發現:女兒的憤怒程度特別高,特別像我。
其實,那時候我特別不喜歡自己的樣子,當發現女兒和我一樣的時候,我的內心特別恐慌。
親子關系的上游是親密關系,我和老公的關系也不好,經常冷戰,一個星期說十句話,九句是關于孩子。
后來,老公告訴我,當時他一回家就覺得壓力山大,生怕哪句話說錯了,我就開始爆炸,家里就開始無休止的爭吵。所以,他不敢與我說話,也不敢與我交流,而我還生氣老公為什么不和我溝通交流。
現在想一下,那時候的我真的夠可怕。
當時,其他人都覺得我家特幸福,夫妻倆工作都好,家里也好,可我覺得特別沒意思。
很多次,我站在陽臺上,看不到一點未來的希望,覺得我的生命就到此時為止,也是可以的。
02
能夠意識到問題 ,是一個轉折點
有一次工作中,我對領導的工作安排產生了很不滿的情緒,醫院的同事借了我一本《不完美,才美1》,看完后我就報名了課程。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辦法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或者聽一堂課,但是那堂課我認認真真聽完了。
我意識到了自己應該是哪里出現了問題,而且我最想要的是:幸福的家庭、和諧的親子關系和親密關系,有途徑和方法可以讓我得到這些。
之后,我又參加了幾次課程,然后就成為靜修生開始系統學習。
這幾年最大的改變,還是以親子關系舉例:
在參加課程的時候,海藍博士讓女兒給我打分,女兒先說:“零分”,后來又改口說:“負分,就像地下停車場那樣的。”
現在女兒經常給我打滿分,說:“媽媽是我們家脾氣最好的人,而且很高興。”
何謂“天倫之樂”,我和女兒在一起就是。
從零分到滿分,最重要的是因為:我變了……
03
從“應該”模式到“創建”模式
之前,我就是“應該”模式——
老公應該怎么樣,孩子應該怎么樣,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控制他們,如果他們沒有按我說的做,我就開始批評、指責、抱怨,破壞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當時上課時,我是覺得海藍博士很牛,肯定能幫我修理一下孩子。但是上課的第一天,海藍博士就說:
這個課不是給孩子上的,是給家長上的,孩子容易改變,但是大人不容易改變。
如果大人不改變,孩子回到生長環境,又會變到原來的樣子。
我也有這種感受,我情緒好的時候,孩子的狀態也比較好。
改變后的新模式是:為了我的幸福,我應該創建什么?要做什么改變?
做到這一點,事實上并不容易,是不斷踐行的結果。
李麗在地面課上
01、創建的關鍵:學到很重要,開始做更重要
我們的大腦思維特別快,瞬間就能想到50年后。我們所能意識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顯露在海面上的,還有無數想法潛在海底,暗暗影響著你的思維與行動。
例如,女兒晚睡覺這件事,后來我探索清楚了,我的潛意識中:女兒晚睡覺就等于她不會幸福,我到死都不安樂,你說我能不焦慮嗎?
真的是海藍博士所說的,最快的不是光速,而是我們的腦子,瞬間就是50年后,死的時候。
海藍博士說:行動治愈焦慮。
李麗與老師、同伴在海藍幸福園
當通過自我探索,發現卡點后,就開始制定行動計劃去處理這件事。
曾經,為了改善親密關系,我做了一個計劃。當時柔聲細語、摟摟抱抱根本做不到,但是出門前抱一下老公,這一點還是能做到。
于是,每天早上出門前,我都會抱一抱老公。
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其實不太容易,因為剛開始老公毫無反應,但是我就是堅持按計劃做了下去,漸漸地老公就有了變化,主動找我聊天,早上他早出門,就會過來抱抱我。
以前,我老公只要達不到我的要求,我是一點就著。
女兒一直在上舞蹈班,她特別希望爸爸能去接送她,但我老公就是不愿意去。
之前,我就覺得:怎么嫁了這樣一個老公,連女兒都不愛,太不負責任了!心里就特別擰巴,能好幾天吃不香睡不好,這就是我的舊模式,無限放大一件事。
大概是我學習了四五個月的時候,有一天舞蹈課,女兒又想讓爸爸接她,老公剛開始答應,結果快到時間的時候,我穿好鞋叫他一起去,他正坐著看電視,就回我兩個字:不去。
當時,我很平靜對他說:“沒關系,那我去接吧。”
其實,當時覺察自己一點情緒都沒有,我都有點奇怪:“我不應該是勃然大怒,情緒激昂嗎?為什么一點情緒都沒有?”
我走到半路上的時候,老公追上來了,說:“我也去吧,順便再去江邊跑跑步。”
當我放下了對他的期待之后,他反而達到了我的要求。
最初,我來上課的時候,老公非常反對,現在一聽我去上課,就主動要求自己帶孩子。有的時候,我上課的頻率低,還會問:你最近怎么不去上課了?
02、行動的關鍵,則需要堅持與好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踐行絕對不能停。
如果有一段時間,我踐行做得不好,就明顯感受到自己有點摟不住火了,有一種想發泄情緒的感受。
現在,我特別能認同海藍博士所說的:成長是一輩子的功課。
踐行中所包括的靜心、動身、成長、助人都很重要。
剛開始練習靜觀時,我連三分鐘都坐不住,屁股上就和長針了一樣挪來挪去,思維就一直飄,根本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
怎么辦呢?
李麗在地面課上
教練說你先假裝,你先假假地坐一分鐘,然后兩分鐘、三分鐘……而且在我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每一個當下,我承認和接納自己不好的狀態,給予善意的回應。
很神奇的是,當你接納之后,自己狀態開始慢慢轉變,到了現在,已經完全很享受的狀態。
動身中的“情緒壓力釋放操”對我的幫助也非常大。
我是學醫的,從專業的角度發現了這套操的很多好處:緩解情緒、緩解壓力,讓身體非常通暢。
剛開始,我沒有辦法一口氣做完整套操,剛開始“靠墻站”三秒鐘就喘氣,我就對自己說:“今天比昨天就多十秒”,“今天再加十秒”,三個月之后,我就可以完整做下來了。
李麗在工作崗位上
03、情緒好,身體自然會好
之前,我是個懶得出奇的人,能坐電梯絕不爬樓梯,動不動就背疼腰疼,淋巴結莫名腫痛,滿臉是痘,平時似乎沒什么病,但是一生病就是甲亢這樣的大病。
堅持踐行幾年后,就覺得身體非常通暢,精神特別好。
很多人都說自己沒時間學習,其實只要你的心夠堅定,肯定可以來。
經常,前一晚我在醫院上夜班,下班后就去高鐵站等兩個小時,再坐八個小時高鐵來上課,上課的時候和久未見面的伙伴們一聊大半夜。
1月份,我老公被單位外派支援貧困偏遠山區,而過年的時候我的奶奶又去世了,媽媽就回老家料理家務,很長一段時間,我邊工作邊帶孩子邊學習。
大家問:你身體受得了嗎?
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我的睡眠質量特別高,只要有點空閑,就能睡一會。
沒有情緒攪擾,身體也越來越好,而且最煩人的痘痘已經不怎么來拜訪了。
今年單位職工體檢,做B超的同事很驚訝我的甲狀腺掃描結果與之前變化很大——以前是兩邊各散在多個結節,描述各個結節大小的診斷文字都一大堆,今年仔細看了好一陣,只找到一個小結節。
體檢結果雖然讓我欣喜,但也在意料之中。
同事問我是不是一直在吃藥,還是進行了別的什么有效治療?
而實際上,我已經三年沒吃藥了,而這三年里我一直在學習情緒管理,
現在,再看海藍博士用幾十年醫學和心理學研究總結的這張圖,
很多疾病在出現癥狀之前,組織已經發生病變了;組織發生病變之前,細胞已經發生了病變;細胞發生病變之前,體內的分子已經發生化學變化;而體內分子之所以發生化學變化,多數情況與人的情緒有關。
這幾年,我的身體健康變化則用事實證明了海藍博士的研究。
海藍博士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擁有寧靜和諧的內心”,我現在經常能夠感受到這種寧靜、和諧帶來的喜悅與平靜。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現在我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挑戰來臨時,確實會左右搖擺,但是能很快回到自己,回到自己內心深處,回到自己。我相信自己有力量應付生活的各種挑戰,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幸福。
故事主人公:李麗
海藍幸福家394號靜修生
廣州某三甲醫院醫生
采訪:范燕
文:范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