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紅薯 · 主播 | 余小鬧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曾有一位哲人說過:“只要是人,誰也無法了無煩擾,平靜無事地過完一生。”
誰說不是呢?
上學的時候,我們?yōu)閷W業(yè)煩惱;工作的時候,我們?yōu)樘奂有綗溃粵]結(jié)婚的時候,我們?yōu)楣聠螣溃唤Y(jié)婚之后,我們又開始為家庭、為不自由煩惱。
人的三千煩惱絲,總是數(shù)不勝數(shù),去了又來,就像李白詩中所云,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但你知道嗎?
人生中有99%的煩惱,從來不會發(fā)生。
曾經(jīng)有心理學家針對人們常常憂慮的“煩惱”,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實驗者們被要求在一個周日的晚上,把自己未來七天內(nèi)的所有憂慮的“煩惱”都寫下來,然后投入一個指定的“煩惱箱”里。
三周左右的時間,心理學家打開這個“煩惱箱”,讓所有實驗者逐一核對自己寫下的每項“煩惱”。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中九成的煩惱不會發(fā)生。
更有意思的是,心理學家又要求實驗者們將記錄了自己真正“煩惱”的字條重新投入“煩惱箱”。
又過了三周,實驗者們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認真擔憂過的煩惱,已經(jīng)不再是煩惱了。
換句話說,大部分擾亂我們身心的煩惱,無非是“自尋煩惱”。
正所謂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有個人要用斧頭,可他家里沒有。于是他打算向鄰居借斧頭,但又擔心鄰居不肯借給自己。
于是他在前往鄰居家的路上開始胡思亂想:
如果他正在用怎么辦?
要是他說找不到怎么辦?
如果他不肯借給我怎么辦?
就這樣,他越想越多,越想越煩躁。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他為什么不肯借給我?
他不肯借給我,是不是看我老實太好欺負了?
假如他向我借東西,我肯定很高興就借給他啊!
哼,這個人真是小氣!
最后,這個人敲開鄰居家的門,他不是說“請把你的斧頭借我用一下可以嗎?”而是氣呼呼說道:“呸!留著你的破斧頭吧,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借呢!”
想想是不是很好笑?
有些時候我們就跟這個借斧頭的人一樣,容易想得太多而不自知。
很多我們視之大若天的煩惱,不過是我們臆想出來的,并不真實,更不會發(fā)生。
如佛家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轉(zhuǎn)變心態(tài),煩惱是幸福前的陣痛
當然,生活中有些煩惱,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真實存在的。
就比如,上邊有長輩,下有兒女纏;出則忙事業(yè),入則思三餐。
不管是工作瑣事,人際交往,還是家長里短,但凡一丁點的不得意、不順遂、不完滿,都能將我們折磨成“朝如青絲暮成雪”的苦命人。
但你想過沒有?
這個世上并沒有純粹的快樂,永遠都會有煩惱摻雜在我們的幸福中,這便是真實的人生。
想起前幾天,我表姐就著實體驗了一番“幸福”的煩惱。
表姐剛生完小孩,心情一直很不好,婆婆的不請自來,更是讓她煩惱不已。用她自己的話說,婆婆就是皇太后,隨意對她發(fā)號施令。
比如表姐想洗個澡,婆婆不讓,說三十天不能碰水,為防止她不聽話,婆婆還用保鮮膜將淋浴噴頭裹了起來;
表姐想要吃辣的,婆婆也不允許,還給她熬各種雞湯,讓她吃各種難以下咽的動物內(nèi)臟和蔬菜。
那段時間,表姐每天都感慨自己在做噩夢,于是做完月子,她馬上就回公司上班了。
可是誰能想到,婆婆抱著孩子還找到了表姐的公司,說奶粉太貴不值當,堅持要用母乳喂養(yǎng)。
時間久了,連同事都打趣說,這婆婆可以啊,比鬧鐘還準時。
表姐實在受不了,就讓姐夫把婆婆勸回了老家。婆婆一走,表姐如釋重負,但很快表姐的生活徹底變得兵荒馬亂。
孩子一直哭鬧,基本24小時離不開人,半夜還要起來給孩子換尿布喂奶,白天還要上班,一個月下來,表姐已經(jīng)身心俱疲了。
這時候,她才深知婆婆的不易,錯把豐厚的福澤當成煩惱,絲毫不懂珍惜。
所以說,有時候煩惱就像玻璃,看著礙眼,但只要你愿意改變看待的角度,轉(zhuǎn)變自己的心態(tài),那玻璃就會映照出光芒。
就好比你吃一條魚,魚很腥還有魚鱗,吃的時候還要將細細地將骨頭一條條挑出來,但魚肉的味道鮮美,你還是愿意為此大費周章。
我們做事情也是如此,不管是奮斗事業(yè)還是經(jīng)營家庭,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煩惱,但陽光總在風雨后,當你完成這些事情之后,回過頭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
煩惱也不再是煩惱,而是幸福前的陣痛。
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曾經(jīng)有位老者,在被問到“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情”時,止不住地嘆息。
他說,人生短暫,我竟然浪費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為小事煩惱。
像是沒錢買車,沒錢買房,為了芝麻大的小事和妻子爭吵,為了一點點小利益跟朋友鬧翻,為了一筆沒有成交的生意,為了一頓不如意的晚餐,甚至為了額頭上的一個小疤發(fā)過愁……
當生命的倒計時敲響警鐘時,才赫然發(fā)現(xiàn):
自己這輩子從未好好享受過生活,從未真心擁抱過快樂,而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短暫的生命面前,竟是多么荒謬和渺小。
是啊,人生短暫,煩惱卻綿綿無絕期。
反思下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時常被這些大大小小的煩心事侵擾著,羈絆著?
如果是,那么從今天開始,就不要再為它們煩惱了,它們不僅浪費我們的時間,還敗壞我們每一天的好心情,何必呢?
想要斬斷千絲煩惱,也許你可以從以下4點小事做起:
1.停止比較,過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許多無意義的煩惱都源自比較,比外貌,比家境,比收入等等,比得多了,你的煩惱也會無限期滋長,挫敗感,自卑感,分分鐘將你淹沒。
何不試著停下攀比的步伐,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其實過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2.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人的煩惱有40%屬于過去,有50%屬于未來,只有10%屬于現(xiàn)在。這說明我們大多數(shù)人,要不是苦苦追著過去不放,要不就過多地擔憂未來。
其實人生無非是一場爬山旅行,輕松上陣,才有可能攀到山頂,看到最美的風景。
3.遠離讓你覺得不適的人
生活中,有些煩惱是我們制造的,但有些煩惱是別人帶來的。
比如,晚高峰的公交車上,你給剛上車的老人讓座讓得晚了,對方就破口大罵,說你沒素質(zhì)不懂禮貌;
比如,勢利眼的親戚,你混得差的時候他們一臉鄙夷,處處看你不順眼;等你混得好了,又像癩皮狗一樣,對你說盡“好話”。
遇到這些垃圾人,別生氣,別煩惱,更別與之爭執(zhí),你只要默默遠離就好了。
4.別想太多,去行動
在執(zhí)行力面前,任何煩惱都不堪一擊。
想起有個朋友,因為人胖胖的被男友劈腿。失戀那會,她每天以淚洗面,消極頹廢,喊過上萬次要減肥,來一場華麗麗的逆襲。
但她從未付出過行動,跑步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麥當勞、奶茶、零食更是割舍不下。
所以,過了一個又一個月,她還一直被“胖”的煩惱束縛著、折磨著,越來越討厭自己,人也越來越自卑。
其實,這一切煩惱都滋生于她的懶惰和畏難情緒,把希望交給想象,還不如狠下心來去努力!
如培根所說:“經(jīng)得起各種煩惱的考驗,才算達到了最完美的心靈的健康。”
最后,獻上一首無門慧開的名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人生短暫,不要自找煩惱,更不要杞人憂天,日日為小事犯愁,這都不值得!
繁華三千,看淡即是云煙;煩惱無數(shù),想開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