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
62歲知名舞蹈家楊麗萍
毫無征兆地登上微博熱搜榜
不是因為她美麗的舞姿
而是和她的一條視頻評論有關
日前
楊麗萍在某平臺上分享一則
生活視頻
而在這條視頻下
有網友稱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
事情發生后
立即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
很多人力挺楊麗萍
6月7日
戚薇、陳數、李若彤等女明星
發文力挺楊麗萍
@戚薇
“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時至今日,還在給我們'女人'下定義,還把兒孫滿堂當作女人唯一的成就...生育工具?!呵呵,我們早就不是了!”
@李若彤
“無論你是男性或女性,我都希望你不要因為年紀和別人的目光,而為自己的人生做草率的決定,更要學會懂得尊重別人的決定,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
@陳數
“女人的價值不是用來生兒育女的。”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是否選擇生孩子,竟然能成為女性是否有價值的評判標準。 而事實上,女性的所有正當選擇,都應當得到尊重。包括她選擇是生孩子,還是不生孩子。 一直以來,楊麗萍都在用近乎所有時間追求自己的目標——舞蹈。
她喜歡跳舞,從13歲到62歲,從云南的山里到世界性的舞臺,每一步都走得無比扎實,又無比艱辛。 在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就離異了。她跟著母親、弟弟妹妹一起過日子。 插秧、打柴、喂豬、放牛、繡花、割麥子......這些農活,她樣樣都干。 13歲的時候,命運之手第一次垂青了這個女孩。楊麗萍被西雙版納歌舞團挑中,獲得了培訓學習的機會。 在西雙版納歌舞團,隊員除了訓練,還需要走村串寨地演出。路途顛簸,環境惡劣。經常在路上走著,忽然頭頂咚咚作響,竟然是一條毒蛇從樹上掉下來,砸在斗笠上。因為受不了這樣的辛苦,不少人離開了。 但酷愛舞蹈的楊麗萍,一直堅持著。她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養分,接觸來自不同民族的舞蹈風俗、表演動作,感受著原始的生命力量。冥冥之中,為日后創造一鳴驚人的“孔雀舞”埋下了最好的伏筆。 1986年,在沒有任何支持的情況下,楊麗萍自己編舞,賣手表制作服裝,自己找人做音樂,自己錄帶子。突破重重困難,以個人名義報名參加全國舞蹈比賽。 然而,命運卻給她開了個小玩笑。送錄像帶的時間晚了,被拒之門外。此時此刻,向來倔強的楊麗萍,再也忍不住,當著工作人員的面,眼淚直流。 看小姑娘可憐,工作人員答應給她一個機會,在評委休息的間隙,嘗試放一下她的片子《雀之靈》。 楊麗萍的堅持和努力,終于換來了回報。《雀之靈》斬獲全國舞蹈一等獎,一戰成名! 其實人這一生中,永遠沒有所謂最重要的事,我們只需問問自己,我花的這些時間做的這件事值不值得。 著名作家穆尼爾·納素夫曾說過:“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她不需要誰問候,不需要誰關照。點上心中的蓮燈,風中起舞,種草養花,任流光飛逝,她只需這無人驚擾的浮世清歡。恐怕也只有這樣的女子,才配得上這樣的境界。 一個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 “跳舞對很多人來講是發揮技術,對我來講不是。我每次跳孔雀舞,都覺得我在一片森林里面,霞光萬丈。” 對很多人而言,婚姻是安全感的來源,是兩個人共同抵御風險的手段。 但看到楊麗萍這樣一個“為舞癡狂”的女人,我們卻很難說清,婚姻于她而言,究竟是一種點綴,亦或是一種阻礙。 對婚姻和愛情,她很少公開談論。但在一次采訪中,她說了這樣的話:“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
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
我是生命的旁觀者,
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么生長,
河水怎么流,
白云怎么飄,
甘露怎么凝結。” 正因為楊麗萍的理想,我們才欣賞到了那令人陶醉的力量感。風清云靜,青絲飛揚,有暗香浮動。我們誰人,又能體會楊麗萍內心的恬淡靜謐呢? 楊麗萍本人通過社交賬號發布過一則視頻
其實,對于外界對自己沒有兒女的關注,楊麗萍一直很坦然。“有人說我為了舞蹈犧牲很多,
其實我一點兒沒犧牲,
我從小愛里找到了大愛,
一棵樹是我兒子,
不是說我是個個體生了孩子才完成人生,
才完美。
人生呢有很多完成,
我一直深信不疑。”
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真正的圓滿,永遠來源于我們內心的豐盈自洽,是精神的獨立自由。 “像她這樣一個天才的舞蹈家,這樣一個亮眼的女性,生活是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的。她活得特別坦然,氣定神閑,理直氣壯。”生活是自己的
只是自己的
愿所有人
都能理直氣壯地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來源 / 光明網
總監制 / 馬興宇
執行主編 / 張燕
副主編 / 躍升
責編 / 張燕
光明日報 · 閱讀公社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