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有個名臣叫溫嶠,絕對算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大忠臣。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東晉羸弱偏安一隅,皇帝當時是司馬紹,手底下有個權臣叫王敦,驕橫跋扈,權傾朝野一直謀算著想把司馬家搞下去,自個當皇帝。而這個溫嶠恰恰看出了王敦的野心,為了朝廷,他是挺身而出,主動放下身段,對王敦是阿諛奉承而獲得了王敦的賞識。
溫嶠
歷史上這位溫嶠很有才,不僅能起草所有文書,還常常替這個王敦出謀劃策,出了不少拍案叫絕的金點子,漸漸的讓王敦把他視為了賬中的張良,可是呢,這個戒備心還是有的。話說王敦駐扎外地,靠多年的苦心經營,謀反東晉的工作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當時的東晉朝廷是一無所知,毫無防備,使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溫嶠很著急,和問題是身邊呢沒有值得信任的人,自個也走不開,怎么能把王敦謀反的消息及時的傳遞出去,更何況除了溫嶠,他身邊還有當時王敦安排的一個心腹叫做錢鳳,人家也是很有才干,王敦對他也是言聽計從,而這個錢鳳表面上和溫嶠是客客氣氣的,實際上面和心不和,充滿戒備。錢風這個人也很精明,很懂得察言觀色,試了幾次,溫嶠有個啥風吹草動都逃不過錢鳳的一雙眼睛,這讓溫嶠非常頭疼。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天佑東晉,在公元324年就在叛亂發生前期,外地的丹陽有個太守的直缺需要派最信任的人去經營,因為這個地方太重要了。東晉的都城建康當時就在丹陽郡,也就是說誰能控制丹陽,誰就控制了進入建康的大門。
溫嶠知道考驗自個的時候到了,在敵人眼皮子底下臥底這么長時間,不就是為了今天嘛!于是他就主動找到了王敦,干嘛呢,不是為了推薦自己去,而是另,薦他人,是當著錢鳳的面對王敦說,大人哪,丹陽尹掌管京師,這個主公您要仔細斟酌了,能文能武不說,一定要是您的心腹絕對不能是朝廷的人,所以需要您親自決定人選。
王敦之亂
嗯!王敦覺得這個建議很好,就問溫嶠,那你認為哪個人比較合適?溫嶠說,我認為錢鳳最OK!錢鳳在旁邊一聽,唉呀!溫嶠一番好意呀!高興壞了,可是呢,按照當時禮數禮儀,你想去你不能直接說,好吧,我去,你得先推辭一番,以免顯得自個沒素質張狂。于是呢,錢鳳就說,大人哪我能力不行,要不您還是派溫嶠去。其實啊,他當時心想溫嶠推薦我,肯定他不去嘛,那我在主公面前再推辭一回合,給個臺階,那我就去嘍!
但他哪里知道溫嶠其實早就算準了,他會這么講,只要錢鳳這么說了,他猜測王敦一定會答應錢鳳讓自個去,因為錢鳳是王敦最信任的一個大秘書,一刻離不開,肯定不會放他走,但是你不能說出來啊,你得把這個戲演足。溫嶠就連連擺手說不可不可,我能力有限,遠不如錢鳳啊,請大人派他去,這兩個人就推來推去,客氣得不行。王敦一看,這個溫嶠很謙虛,看來是真心實意的,沒啥想法,于是呢,就放松了警惕,拍板決定還是讓溫嶠去吧!
王敦之亂,也是門閥士族之亂
于是乎,善于揣測對手心里的溫嶠,最終是如愿以償。可是呢,在沒有離開王敦之前還是存在風險的,比如說錢鳳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因為他是個聰明人,其中的彎彎繞,他當時沒看出來,萬一回家一琢磨看出其問題,那我怎么能夠順利的離開敵營,向朝廷匯報,王敦謀反哪!溫嶠,于是就陷入了沉思,想了整整一個晚上,他決定一定得把這個錢鳳給離間了,否則必留后患。說等到出行的前夜,王敦搞了個送別宴,溫嶠是主動地端著酒,到每位客人的身邊敬酒,感謝。
可是當他走到錢鳳身旁的時候,您猜發生了什么?還沒等錢鳳喝酒呢,這個溫嶠突然一揮手啪的把錢鳳的酒杯給打翻了,還醉醺醺地罵到,你錢鳳怎能這般無禮?我溫嶠敬你酒,你敢不喝?唉!這忽然一下子讓錢鳳很吃驚啊,兩個人當場就爭吵起來,王墩一看溫嶠滿面通紅,以為是他高興喝大了,敬酒太多了,就讓人把他倆勸開了,是各回各家。
王敦之亂 王與馬共天下
等到第二天溫嶠臨行前太感人了,主動握住王墩的手告別,說老領導,沒有您就沒有我溫嶠的今天,老領導我這一走不知道啥時候再回來,真是舍不得您,就嗚嗚地哭了起來。要說溫嶠的演技也著實可以,他走出大門,竟然又從門外進來,那真是一步一回頭啊,搞得王敦也蠻感動,兩個人又是擁抱又是握手的依依不舍,那送別的一幫子人就認為溫嶠真是個重情重義的人,無不對溫嶠表示欽佩。
就這么反復幾次王敦也被徹底地騙過去了,而等到溫嶠出發之后,錢鳳還是蠻聰明的,思前想后,壞了,覺得這個事情是有蹊蹺的,匆忙跑到王敦面前,說溫嶠和朝廷的關系非常密切,而且他掌握了我們謀反的證據,又掌握了軍事重地,他這一去恐怕會成我們的此對頭。
司馬紹
王敦一聽直接惱了,你說你錢鳳也太小肚雞腸了,人家晚上不過是喝醉了啊,就這么屁大點的事兒,你現在還懷恨在心,背地里說他壞話,你的人品那真是大大的壞。從此之后王敦是不再聽從錢鳳的建議,錢鳳也是有苦難言,只能接受被雪藏的事實。
而這邊呢,溫嶠終于是逃離敵營一到建康,趕緊面見當時的晉明帝司馬紹,就把王敦的陰謀一五一十地給朝廷講了,司馬紹大驚立馬調兵遣將是嚴陣以待,那王敦沒了錢鳳的輔佐很快就起兵了,史稱“王敦之亂”,可是朝廷早有防備,王敦最后是覆亡,讓東晉又茍延殘喘了很多年,所以說離間之際,那真的沒有最毒,只有更毒。
喜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為防剽竊搬到今日頭條,歡迎留言點贊!
轉音頻、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后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