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也經常有朋友咨詢,頸動脈斑塊是否需要干預?發現頸動脈斑塊會不會得腦梗塞?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斑塊形成與哪些因素有關?
頸動脈在我們頸部兩側,位置比較表淺,用手就能夠觸摸到它的波動,通過頸動脈檢查,能夠反映全身動脈血管的情況,
斑塊的形成多數是各種原因造成的,包括年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三高”疾病,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血管內膜受損,使低密度脂蛋白沉積在血管內皮下,導致斑塊形成。
什么樣的斑塊,容易誘發腦梗塞?
動脈斑塊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50歲左右的人體檢,幾乎30%~70%會檢測出頸動脈斑塊,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生率也會增高。
所以,頸動脈斑塊與我們的年齡有一定的關系,大多數斑塊對健康不會造成威脅,但有一些嚴重的斑塊,一旦破裂,就會誘發腦梗塞的發生。
什么樣的斑塊容易破裂?
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評估,
一方面看頸動脈斑塊的程度,
另一方面看一些危險因素。
頸動脈斑塊的程度可以通過頸動脈彩超檢查,報告中提示低回聲或者混合回聲的斑塊,多提示軟斑塊,這種斑塊屬于不穩定斑塊,容易破裂,相對于高回聲的硬斑塊危險程度高,
通過頸動脈彩超檢查,能夠發現斑塊的狹窄程度,超過30-50%以上要進行積極的干預。
另一方面,再結合著自身的危險因素,比如有沒有不健康飲食,吸煙,肥胖,三高疾病,危險因素越多,斑塊破裂的風險性越大。
如果只是檢查出輕度的斑塊,并且沒有任何高危因素,就不必要過分的擔心。
發現頸動脈斑塊,什么時候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并不是發現頸動脈斑塊就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但也會增加出血風險,如果不進行充分的評估,隨意的使用就會增加出血風險。
他汀類藥物是限制斑塊生長或者逆轉斑塊,
如果已經有斑塊形成,低密度脂蛋白本身已經升高了,最好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以下,如果是存在以上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群需要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以下,這些都是需要服用他汀藥物,來控制血脂穩定斑塊的。
如果狹窄程度超過50%以上,除了要服用他汀,還需要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既能夠穩定斑塊,又能夠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
如果已經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了,像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腦梗塞,心臟支架,心臟搭橋等疾病,阿司匹林是一定要吃的。
總而言之,并不是發現頸動脈斑塊,就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能控制斑塊,它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能夠預防斑塊破裂后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所以,穩定斑塊降低血脂關鍵是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如果已經出現了心腦血管疾病或者嚴重的狹窄,需要同時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形成,但不管怎么樣,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礎,控制好體重,控制好三高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