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是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熬夜,飲食不規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的現象。
大腦血液得不到充分的供應,會導致神經系統受損,會出現面部發麻,肢體發麻,眩暈、耳鳴,突然口角歪斜,流口水,記憶力減退等,這些都與大腦供血不足有關。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經常伏案工作,面對著電腦,大多數人都有頭暈,頭痛,眼干,眼澀,頭頸部僵硬,呼吸不順暢,心神不寧,心慌,記憶力下降等,這些問題時常困擾著我們。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來改善,打通人體的氣血,促進血液循環,使頭腦清亮,呼吸順暢,心神安定。
1、拍打頭部
百會穴在頭頂正上方,用手指指尖叩擊百會穴有安神降壓,緩解頭痛、頭暈的作用。
2、拍打頸部
頭頸部的氣血都在這個穴位匯聚,也是風邪比較容易入侵的穴位,所以,要保護人體健康,阻擋外邪的侵入,要保護好風池穴,拍打風池穴能夠起到明目醒腦的效果。
頭微微低下,雙手食指和中指找到脖子后面發際線和大筋交界的凹陷處即是風池穴,每天旋轉按揉10分鐘,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緩解頭暈、頭痛、健忘,頸肩不適的效果。
3、拍打膝關節
拍打膝關節和踝關節,這里聚集多種穴位,像足三里、陽陵泉,以及人體足三陰與足三陽經聚集的穴位,拍打這些穴位,有助于全身臟腑氣血運行,為氣血運行提供原動力,從根本上解決腦供血不足的問題,使頭腦更加清醒。
除了人體重要的穴位進行拍打,從頭到腳,能夠促進氣血的運行,平時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來刺激大腦,改善腦部循環,增強腦血管的彈性,有助于預防中風和老年癡呆的發生。
1、按揉雙耳
耳朵就是人體的縮影,通過按揉雙耳,來刺激耳部穴位,達到促進血液循環,刺激人體各個經絡,預防動脈硬化,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效果。
2、聳肩
頸部的放松能夠促進血液流動,改善腦供血不足,經常做聳肩的動作,有助于頸部肌肉松弛,改善大腦供血。
3、踮腳尖
腳上的穴位和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關聯,按摩腳底穴位能夠改善身體健康,促進血液循環。
所以,經常踮腳尖,能夠刺激腳底經絡,能夠改善睡眠質量,經常踮腳尖還能夠增強小腿部的力量,有助血液回流,讓心臟充滿活力,使血液運行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