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楊欣老師)
相比于寶釵的老成穩重,黛玉真真是個小姑娘,從探寶釵黛玉半含酸可以看出。
第八回里,黛玉來的怕不是時候,恰在寶玉寶釵嬉戲之時,可這也是曹公的妙處,若是第八回通篇寫寶玉寶釵嬉戲玩耍,豈不無趣?故借著這一語未了,轉移讀者目光,況姐妹相互走動亦是常事,并不突兀。同時也借黛玉的到來,轉移了二人話題。
一句“噯呦,我來的不巧了”就已是酸了,同時,黛玉也借這句話,成功的吸引了二人注意,“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更是女兒小性兒,而寶釵明眼看著卻假作不知,只一味引著黛玉說話,正應了鳳姐那一句“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同時,曹公也借黛玉之口,寫出了熱鬧之后的曲終人散,滿目蕭條。
可這一番言辭也正如脂硯齋所言強詞奪理,氣氛可謂之尷尬。此時,寶玉一問下雪了么,成功的轉移了話題,緩解了尷尬,可寶玉一句“取了我的斗篷不曾,”觸動了黛玉敏感的神經,只以為她來了,寶玉就要走,便又是一番酸話。可也正是這場雪,為之后吃茶飲酒一事做好鋪墊。同時,也借這這場雪,支開了管著寶玉的李奶媽,引出釵黛下文。
吃茶飲酒一事,因著寶玉寶釵初識不久,對于寶釵飲熱酒的勸告,寶玉是聽了的,一是寶釵是客,初來乍到,二也是寶釵為人穩重,說話確實在理。若不在理,憑著寶二爺混世魔王的性子,怕是早就鬧將起來,不可收拾。
這一點,性子直的黛玉是看不出來的,想必平日里,寶玉因著二人關系好,便一味表現本色,黛玉也是由著寶玉的。突然冒出來個寶姐姐,奪走了寶玉的注意,更能讓寶玉聽她的話,那個女兒家也會不爽的,自然會酸。是啊,“平日我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些。”而黛玉一番話之下,表達的也不只是聽不聽話的問題,黛玉不在父母膝下,在她看來,自己在榮國府過得是寄人籬下的日子,而寶釵呢,皇商之女,父母雙全,為人穩重,府內上下稱贊有加,這怕才是黛玉羨慕的,羨慕寶釵的父母雙全,羨慕寶釵的好人緣,而這等圓滑處世,是她做不到的,也不屑做的。
而之后李奶媽來勸之時,黛玉助著寶玉,話里話外都在暗示,薛姨媽是外人,也是小孩子的占有欲作祟。之后吃罷離去之時,黛玉卻不見寶釵面前的尖酸刻薄,而是細細的幫寶玉整理了,一起離開,更顯示了黛玉對寶玉這個賈府少有知己的在意和關心。
一場探視下來,釵黛二人對比鮮明,也令二人處境在讀者心里更加深刻,又引出請問李奶媽等人,不愧是曹公妙筆。
孫宇曦,涉縣第一中學18實驗1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