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喧囂
劉月鳳
樹下柳絮紛紛,飛向天空。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步履匆匆。眾人在滾滾塵囂中像迷路的孩子。
面對喧囂,嵇康選擇歸隱山林,與向秀山下打鐵,與阮籍痛飲暢談用古琴抒發心情。他不惜與朋友絕交,以固守自己心中的那份寧靜。他面對現象時為自己留下精神的樂土,他堅守自己。不讓喧囂擾亂自己的心靈,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與嵇康的歸隱不同,在中國人心中。非常清楚地認為茍且并非君子所為。真正的智者能夠在嘈雜的環境中吸取教訓增長見識,而愚蠢之人只能隨波逐流,遭亂紛擾。
面對喧囂,我們只能擁有寧靜樸素的心來面對喧囂。
說起寧靜樸素,我們經常會想起那些默默為祖國奉獻的人。寧靜樸素讓我想起了袁隆平,他說只希望水稻粒如花生米般大。這是多么簡單明快又樸素的愿望啊,叫人肅然起敬。作為一位農業科學家,他深知自己的任務。甚至自己的本分。雖說他是一位科學家,他扎扎實實的把精力和時間投入了土地。在土地上他研制出了雜交水稻為中國和全世界的人民饑飽問題做出了貢獻。
賈平凹這個作家我們都很了解。他來自于陜西秦嶺。面對喧囂。他沒有忘了自己的故鄉。他甚至連普通話也不會說。操著一口純正的陜西話。他為他的故鄉秦嶺寫了80多萬字來描寫他在秦嶺的故事,在秦嶺的風光。面對喧囂,他心中有著屬于他的那份凈土,就是他的故鄉——秦嶺。
在當前社會。偏偏有些人抓著社會隨波逐流。可以說他們現實但這種現實絕對不是整個社會所提倡的。網絡主播。趁著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誘導多少人去為你送禮物送糖果。一口叫“寶寶”一口叫“老鐵”。一些作家也不去想,為了滿足人群眾精神的需求而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來。甚至直接了當的說出我寫作的目的就是掙錢。我想他們小時候的理想應該不是這個吧?隨著長大面對喧囂,他們的心境變了。
面對喧囂,我們的心要像大海一樣,一顆石子投入也毫無波瀾。
面對喧囂
李子涵
當今世界,網絡技術發達,科學技術迅速發展,電腦、電視、汽車等一系列新產品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似乎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了,但也似乎打破了屬于我們的一份寧靜……
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不斷的汽鳴聲如穿云裂石般地響徹云霄,小商小販的叫賣聲也不似往日般單純,擴音器的出現似乎能讓它快速穿越街道上摩肩接踵的人群,熙熙攘攘,喊聲沖天……
面對這樣的環境,人們的心態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變化,上班族的著急忙慌,地鐵站擁擠的人群,世界像是按下了快進鍵,每個人似乎都在朝著自己的速度最大化前進,殊不知,沿途的風景也很美麗,快進鍵下的生活并沒有那么充實,壓力山大已經成為人們的口頭禪,不僅是成年人,十幾歲的孩子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我總結出了這樣一句話:煩躁的內心會大大降低你的工作效率。面對這樣的世界,守住內心的一份寧靜顯得尤為重要。
“喧囂”似乎在牽引著人們的行動,把我們的想法引向輿論所偏向的那一方,而忽略了事實的真相。在喧囂中,其實人們很難把握自己內心的方向。現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那些鍵盤俠的極端行為對人們產生的影響似乎越來越大,很多人人云亦云,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造成了許多不可挽回的傷害。而處于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要堅守的是自己內心的獨立,堅持自己判斷是非的標準,使自己的心不被這喧囂的世界所打亂,保持自己的節奏,讓世界跟上你的腳步,而不是讓自己被“喧囂”牽著鼻子走。不妨小憩一番,想想自己的初心、自己的目標以及自己內心真正所渴望的東西……
不妨去嘗試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感受一下被我們忽略的自然。花鳥魚蟲,恬淡舒適;山川秀美,郁郁蒼蒼。感受一下夏日月光下清風徐來的滿足,看一下春來枝條漸綠的柳枝小草,靜等一下大千世界萬物的孕育與生長,靜品一下這紛繁復雜世界中的不變,給自己的心放一個假,去除雜亂,重新出發。
真正的平靜是在自己的心中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但只要我們消除喧囂,便可寂靜安然。
劉月鳳、李子涵,涉縣第一中學18實驗2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