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屬于自己的角落里,努力盛開
原創:薄海嵐
也許因為春節期間過于忙亂,總覺得假期短暫,似乎還有許多想做的沒有開始,還有想對閨女說的話,還沒能對她說。所以,她開學返校時,就好像還沒來得及做思想準備一樣突然。
臨行的上午,我傾盡了洪荒之力的熱情做了一桌飯菜,她卻沒顧得吃一口,看著她的背影,想叫住她囑咐什么,卻又笨拙得搜不出一個合適的詞匯,于是長時間里都覺得悵然若失。
年前,她在學校的日子,雖然與她的交流只限于平時的只字片語,比如:“吃了嗎?”“嗯。”但還是感應到了她情緒的低落。
以前總盼著孩子上大學了就省心了,其實,卻是更加操心了。這份操心是,你已經進入不了她的頻道,不知如何交流,感覺突然就成為她生活中的局外人了。
我心目中的大學時代,應是輕輕松松的。這是人生中多么美好的一段時光啊!青春年華,意氣風發,以夢為馬,未來可追。可其實,最明亮的陽光下,總是藏著一些焦慮的暗影。
那些暗影無非就是總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優秀,似乎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理想中的那個自己。短短的歷程,卻總是覺得很失敗。
“媽媽,你覺得活著有意思嗎?”
“有意思啊!”。。。。。。我試圖用我的語言組織出最強的光照亮她的茫然,卻沒有了下文。于是整個假期,我都在為自己的詞窮而愧怍。
我一直想,趁假期相聚,好好疏導下她焦慮的心理,但其實,那段時間我的情緒也是低落的,每逢佳節倍傷感,似乎成為我的老年病了。倒是她替我分擔了很多,在我身邊,就像光,照亮我的暗影,無形中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溫柔與力量。在我,活著的意義就是更好地陪伴吧。
期間,情緒低落的時候,我經常去老家東邊的閑置庭院,看一棵紅梅。它生長在堂屋與邊屋的夾縫里,在堅硬的土質中,于碎瓦與石礪間昂然自得,傲然綻放。
時是正月初,氣候卻暖得像三月天,它稀稀疏疏開放了幾朵,在燦爛的陽光下,那嫣紅的笑臉是那么明媚,在春風中笑得花枝亂顫。
忽然想起,去年此時,正值倒春寒,雪雨交加,冰凍襲擊,就連屋檐下都掛滿了多年不遇的冰凌,盛開的梅花都被包在冰凍中,花朵下都掛著雨水滴落時于瞬間凝結的冰凌。
花被凍蔫了嗎?冰凍融化后,我又去看它,面前,朵朵花兒依舊泰然自若、笑迎春風,就像是世上從來都沒有過風霜。
面對它寵辱不驚的笑臉,任何的脆弱都應該羞愧的吧。
還是一個和暖的日子,我從屋里搬出一盆盆的花兒,放在溫暖的陽光下,讓在屋里冷落了一冬的花兒們,接受暖陽的愛撫。忽然,一股濃郁的香味沁入心脾。目光細細搜索,意外地看到那棵四季桂蒙塵的葉子間,米粒兒般細細碎碎的花兒也在悄然開放。
塵土蒙得那么厚,花兒那么不顯眼,卻依舊旁若無人散發芳香。于是,不由心一動,便拍照發朋友圈,寫下:“活著當如它,即使身蒙塵埃,也要四季芬芳。”
春天的天氣也是冷暖不定,元宵節后,我們準備回家。臨上車,我又想起那棵寂寞的梅花,就帶孩子們又去了那個小院。
陰天,冷風嗖嗖的,我不由打了幾個冷戰,卻見一樹紅艷艷的梅花都開了,細細長長的枝條上,朵朵花兒紅得像朝陽一般,與春寒料峭中更顯精神。
無論陰晴,無論冷暖,在屬于自己的角落里,它們無怨無憂,努力綻放。
回到縣城的家,樓上暖氣怡人。走到陽臺,我不由眼前一亮:一盆盆的長壽花怒放了。紅的、黃的、橘色的,它們開得那么熱烈,讓人感覺到一種轟轟烈烈的力量。
那么久沒有人照看它們,在一段寂寞的時光里,它們仍不負自己的花期,展示出自己生命中最亮麗的色彩。
花若是有語言,該是在告訴我們為自己綻放的人生是多么有意思吧!
大多數花都是平凡的,位置是卑微的。一棵平凡的花兒,拼盡全力也難以像牡丹那樣,因擁有國色天香而名震天下——“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但是,它們在屬于自己的角落里,無論是否有人欣賞,都在努力地開放,只為成就自己的生命而開。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人生,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內心應該是自由的,沖破心理的桎梏,讓平凡的生命,充滿積極的力量。
每一種花都會有屬于自己的位置,這是能夠盛開的條件。梅花可以在不為人知的大自然中凌寒獨自開,長壽花和四季桂就只能在溫暖的地方盛開,否則,無論它如何努力都不能有這樣的花開。人也一樣,承認自己的弱點,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也很重要。
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就是在屬于自己的位置,像花一樣腳踏實地、默默積淀,努力地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感悟很多,語無倫次,想對閨女說的話,也不知道是不是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