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寫過這樣的詩句: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上,半輪秋月,投影到平羌江的水流中,深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而去,在去重慶的路上,我是多么想念卻又見不到的你了啊!
一首詩,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月影、水流兩個意象,以秋夜為時點,寫的其實就是四個字“思君不見”。
思君不見的心情,李白是用廣闊宏大的場景,和著秋月江水的節拍,在夜晚抒發而出。
正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可能絕大多數人讀這首詩,感受到的是詩仙的大家手筆,寫景寫事寫情的大氣派。
但我偏偏讀到的是他內心那種思君不見的愁傷,他所思而不見的君,豈止是友人呢?恐怕還有青春歲月,還有情懷理想,還有他縱情恣意的一生吧?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僅僅是黃河之水嗎?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那不知明鏡里幾多悲戚的僅僅是青絲白發嗎?
所以,還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吧!還是烹羊宰牛且為樂吧!還是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吧!
你看到的是李白豪邁、縱樂!
我讀到的是,他在——以樂解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