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總想和子女住一起享受享受天倫之樂,真的可以嗎?
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適合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并不是所有子女都愿意給父母養老,所以如果老人你自己本身不具備這幾種條件,奉勸你還是不要和子女們住一起了,彼此都好!
陳大媽60歲,想著去兒子家,一邊幫兒媳婦帶孩子,一邊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打算就一直留在兒子家里不走了,讓兒子兒媳給自己養老了。這看似合理的事情卻也存在不合理,因為陳大媽并沒有得到兒子兒媳的同意。但是兒子兒媳還是接納了老人,畢竟作為子女是應該做的。
只是陳大媽在兒子家沒有住兩個月就和兒媳婦兒子鬧了矛盾,甚至還吵架,最終陳大媽罵著兒子兒媳不孝,回了老家!
原來陳大媽去兒子兒媳家并沒有征得同意這是其一,其二陳大媽說是給兒子兒媳帶孩子,他們分擔一些家務,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陳大媽不但不幫著兒子兒媳帶孩子,甚至每天在家里作威作福,甚至指責兒媳應該孝敬公婆,給婆婆做飯伺候婆婆。
兒媳上一天班,回來還要伺候婆婆,更無法忍受的是,陳大媽還不講衛生,自己不洗澡不說,還把衛生間搞得亂七八糟,理由是她不習慣。
“媽,你體諒一下我們!”兒子剛說一句話,陳大媽就不愿意了,不僅說了兒子還又在指責兒媳婦,讓男人做飯了,總是就是兒媳婦一無是處,而她現在是這個家的老大了。,
這下兒子兒媳都怒了,老人卻還以為自己有道理,最后一家吵了起來,最后陳大媽被兒子送回了老家。
看起來是兒子兒媳不孝嗎?其實并非如此,而是陳大媽沒有處理好自己和兒媳兒子一家的關系,更不具備和子女住的4個條件。
第一:能處理好婆媳關系。
婆媳關系是千古難題,但是相互寬容都可以和平相處,但是陳大媽卻處處找兒媳的問題,這就激化了矛盾,自然不會好好相處了。
第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雖然說自己是長輩,但是在兒子兒媳家也要做一些事情,至少幫著帶帶孩子,老人卻養尊處優了起來,這難道是對的?
第三:講衛生
有些老人確實不習慣城市里的生活,但是講衛生是基本的條件,陳大媽不搞衛生不幫忙就算了,還制造麻煩,制造垃圾。自然引起兒子兒媳的反感。
第四:沒有分清自己的位置與角色
老人是父母,值得尊重,但是老人卻分不清自己家還是兒媳兒子家,還想當家做主,更無語的是還指責兒媳婦不孝不伺候她和他的兒子,現在是社會主義社會,他還來封建那一套,你說誰會喜歡這樣的婆婆。
所以,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老人,千萬不要去和子女一起住,無論子女多孝順多有錢,有這些問題都會有矛盾都會吵架。
后記:其實很多老人都有陳大媽的想法,老了就讓兒子養老,兒媳婦就得伺候自己,但是時代不一樣了,作為老人也要有分寸,更要有底線。這和兒子兒媳小不小也無關的,更多的是老人的具不具備和子女一起住的條件,希望更多的老人也引此為戒,作為借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