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 十四經要穴主治歌 詳解

作者:啟蒙星 | 來自:啟蒙星
【出處】 本歌選自《醫宗金鑒》,按頭、胸腹、背、手、足分部,選148個經穴,以歌的形式突出每穴的主治病癥。
(1)頭部
【歌訣】
百會主治卒中風,兼治癲癇兒病驚,
大腸下氣脫肛病,提補諸陽氣上升。
神庭主灸羊癇風,目眩頭痛灸腦空,
翳風專剌耳聾病,兼刺瘰疬項下生。
上星通天主鼻淵,息肉痔塞灸能痊,
兼治頭風目諸疾,炷如小麥灼相安。
啞門風府只宜刺,中風舌緩不能言,
頸項強急及瘛疭↑①,頭風百病與傷寒。
頭維主刺頭風疼,目痛如脫淚不明,
禁灸隨皮三分刺,兼刺攢竹更有功。
率谷酒傷吐痰眩,風池主治肺中寒,
兼治偏正頭疼痛,頰車落頰風自痊。
臨泣主治鼻不通,眵〓↑②冷淚云翳生,
驚癇反視卒暴厥↑③,日晡↑④發瘧脅下疼。
水溝中風口不開,中惡癲癇口眼,
刺治風水頭面腫,灸治兒風急慢災。
承漿主治男七疝,女子瘕聚↑⑤兒緊唇,
偏風不遂刺之效,消渴牙疳↑⑥灸功深。
迎香主刺鼻失臭,兼刺面癢若蟲行,
先補后瀉三分刺,此穴須知禁火攻。
口眼斜灸地倉,頰腫唇弛牙噤強,
失音不語目不閉,〓動↑⑦視物目〓〓。
聽會主治耳聾鳴,兼刺迎香功最靈,
中風瘛疭斜病,牙車脫臼齒根痛。
聽宮主治耳聾鳴,晴明攢竹目昏蒙,
迎風流淚皆癢痛,雀目攀睛白翳生。
【注釋】
①瘛疭:瘛音赤,同瘈,瘛疭即抽搐。
②眵〓:俗稱眼屎。
③暴厥:突然昏厥。
④日晡:午后3~5點。

⑤瘕聚:腫塊之類,可散開者。

⑥牙疳:牙齦紅腫痛爛。

⑦〓動:眼瞼抽動。

【白話解】

百會主治卒中風,兼治癲癇兒病驚,

大腸下氣脫肛病,提補諸陽氣上升。

百會穴主治突然中風、癲癇病、小兒驚風。百會有升舉陽氣作用,所以還可治大腸等臟器下垂,脫肛病。

神庭主灸羊癇風,目眩頭痛灸腦空,

翳風專刺耳聾病,兼刺瘰疬項下生。

灸神庭穴可治癲癇,灸腦空治頭痛、目眩。針刺翳風穴治耳鳴耳聾,以及頸項下生瘰疬(淋巴結核)。

上星通天主鼻淵,息肉痔塞灸能痊,

兼治頭風目諸疾,炷如小麥灼相安。

上星穴和通天穴主治鼻淵病(長期流膿性鼻涕和頭痛),灸法可治鼻息肉阻塞鼻道。還可治療頭風疼痛,眼的各種病癥,使用小如麥粒艾炷灸即可。

啞門風府只宜刺,中風舌緩不能言,

頸項強急及瘛疭 ,頭風百病與傷寒。

啞門和風府穴針刺要謹慎,注意方向向下,主治中風失語、頭風痛、頭搖以及頸項部強硬拘急,全身痙攣抽搐。禁灸。

頭維主刺頭風疼,目痛如脫淚不明,

禁灸隨皮三分剌,兼剌攢竹更有功。

頭維穴禁灸,沿皮刺3分,可治頭風疼痛、眼痛、流淚、視物不清。如配刺攢竹穴效果更好。

率谷酒傷吐痰眩,風池主治肺中寒,

兼治偏正頭疼痛,頰車落頰風自痊。

率谷穴治酒醉頭痛、痰多、目眩。風池主治風寒束肺,兼治各種偏正頭痛。用頰車穴可治落頰風(下頜脫臼)。

臨泣主治鼻不通,眵〓冷淚云翳生,

驚癇反視卒暴厥,日晡發瘧脅下疼。

頭臨泣穴主治鼻不通氣,目腫目赤生眼屎,見風流淚,及目生云翳。另外還治驚風、癇證、目上視、突然昏厥、午后發瘧疾、脅脅下疼痛。

水溝中風口不開,中惡癲癇口眼。

剌治風水頭面腫,灸治兒風急慢災。

水溝穴主治中風病,口噤、中惡昏迷、癲癇發作、口眼斜,針刺還治療風水頭面水腫,灸治小兒急驚風和慢驚風等癥。
承漿主治男七疝,女子瘕聚兒緊唇,

偏風不遂刺之效,消渴牙疳灸功深。

承漿穴主治男子疝氣,女子少腹痞塊或聚或散,小兒抽風牙關緊急,中風偏癱也可以針刺有效。消渴病、走馬牙疳病可以灸承漿。

迎香主刺鼻失臭,兼剌面癢若蟲行,

先補后瀉三分刺,此穴須知禁火攻。

針刺迎香穴可治鼻不聞香臭,面部如蟲行癢感。針法宜斜刺三分,禁灸。

口眼斜灸地倉,頰腫唇弛牙噤強,

失音不語目不閉,〓動視物目〓〓。

針灸地倉穴可治口眼斜、面頰腫痛、牙關緊閉、目閉不全、眼球〓動,看物不清楚以及失聲。

聽會主治耳聾鳴,兼剌迎香功最靈,

中風瘛疭斜病,牙車脫臼齒根痛。

聽會穴配合迎香可治耳聾耳鳴,口眼斜及痙攣,還可治下頜(牙車即下頜關節部)脫臼,牙痛癥。

聽宮主治耳聾鳴,晴明攢竹目昏蒙,

迎風流淚皆癢痛,雀目攀晴白翳生。

聽宮針灸可治耳聾耳鳴,睛明穴攢竹穴治迎風流淚,目癢、目痛、目生云翳及目視不清。

(2)胸腹部

【歌訣】

膻中穴主灸肺癰,咳嗽痰喘及氣癭↑①,

巨闕九種心疼痛,痰飲吐水息賁↑②寧。

上脘奔豚↑③與伏梁↑④,中脘主治脾胃傷,

兼治脾痛瘧痰暈,痞滿翻胃盡安康。

水分脹滿臍突硬,水道不利灸之良,

神闕百病老虛瀉,產脹溲難兒脫肛。

氣海主治臍下氣,關元諸虛瀉濁遺,

中極下元虛寒病,一切痼冷總皆宜。

膺腫乳癰灸乳根,小兒龜胸↑⑤灸亦同,

嘔吐吞酸灸日月,大赫專治病遺精。

天樞主灸脾胃傷,脾瀉痢疾甚相當,

兼灸鼓脹↑⑥癥瘕↑⑦病,艾火多加病必康。

章門主治痞塊病,但灸左邊可拔根,

若灸腎積臍下氣,兩邊齊灸自然平。
期門主治奔豚病,上氣咳逆胸背痛,

兼治傷寒脅硬痛,熱入血室↑⑧刺有功。

帶脈主灸一切疝,偏墜木腎↑⑨盡成功,

兼灸婦人濁帶下,丹田溫暖自然停。

【注釋】

①氣癭:頸部腫塊,隨喜怒加大。類甲狀腺腫大。

②息賁:古病名,屬肺之積。

③奔豚:古病名,屬腎之積。

④伏梁:古病名,屬心之積。

⑤龜胸:小兒佝僂病。

⑥鼓脹:腹部水腫脹大。

⑦癥瘕:腹腔內的腫塊。

⑧血室:子宮,熱入血室為行經時熱邪侵入之病。

⑨木腎:病名,指睪丸腫大而不痛。

【白話解】

膻中穴主灸肺癰,咳嗽痰喘及氣癭,

巨闕九種心疼痛,痰飲吐水息賁寧。

膻中穴可針可灸,治療肺癰初起、咳嗽、痰喘病以及痰氣結聚頸下的癭瘤病。巨闕穴治療心前區疼痛、痰飲病,及肺之積向上沖的息賁病。

上脘奔豚與伏梁,中脘主治脾胃傷,

兼治脾痛瘧痰暈,痞滿翻胃盡安康。

上脘穴可治奔豚病氣上沖逆和心下有積塊的伏梁病。中脘穴主治脾胃受傷所致的胃脘痛、瘧疾、痰飲病、眩暈病,以及脘痞翻胃嘔吐等癥。

水分脹滿臍突硬,水道不利灸之良,

神闕百病老虛瀉,產脹溲難兒脫肛。

水分穴灸可治腹部水腫、小便不利。灸神闕可治療各種老年和虛寒性泄瀉,產婦小便不利和小兒久瀉脫肛病。

氣海主治臍下氣,關元諸虛瀉濁遺,

中極下元虛寒病,一切痼冷總皆宜。

氣海穴調補臍下氣,關元是補益大穴,治各種因虛而致的泄瀉,遺尿,白濁等癥。中極也治下焦虛寒病,可針可灸。

膺腫乳癰灸乳根,小兒龜胸灸亦同,

嘔吐吞酸灸日月,大赫專治病遺精。

灸乳根可治療胸膺腫痛,小兒發育不良之龜胸。灸日月可治嘔吐吞酸肝胃不和。針灸大赫可治遺精滑泄。

天樞主灸脾胃傷,脾瀉痢疾甚相當,
兼灸鼓脹少癥瘕病,艾火多加病必康。

灸治天樞穴可調補脾胃之氣,治療泄瀉、痢疾、水臌、腹脹和腹部積塊腫瘤病。應該較長時間治療必有效果。

章門主治痞塊病,但灸左邊可拔根,

若灸腎積臍下氣,兩邊齊灸自然平。

灸左側的章門穴可治局部痞塊,若治療腎之積所致臍下氣沖向上,則要灸兩側的章門。

期門主治奔豚病,上氣咳逆胸背痛,

兼治傷寒脅硬痛,熱入血室剌有功。

期門主治下腹氣上沖逆的奔豚病,以及咳逆胸背疼痛,脅肋部硬脹、疼痛。針刺期門還治婦女熱入血L室,寒熱往來,妄見神鬼等癥。

帶脈主灸一切疝,偏墜木腎盡成功,

兼灸婦人濁帶下,丹田溫暖自然停。

灸治帶脈穴主治疝氣、陰囊之病和自帶病,一直灸到臍下

丹田部溫暖,病自然就好。丹田即關元部分,常灸可保健和治療腹病。

(3)背部

【歌訣】

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強急動作難,

腰下至足不仁冷,婦人經病溺赤痊。

至陽專治黃疸病,兼灸痞滿喘促聲,

命門老虛腰痛癥,更治脫肛痔腸風。

膏肓一穴灸勞傷,百損諸虛無不良,

此穴禁針惟宜灸,千金百壯效非常。

大杼主刺身發熱,兼刺瘧疾咳嗽痰,

神道惟灸背上病,怯怯短氣艾火添。

風門主治易感風,風寒痰嗽吐血紅,

兼治一切鼻中病,艾火多加嗅自通。

肺俞內傷嗽吐紅,兼灸肺痿與肺癰,

小兒龜背亦堪灸,肺氣舒通背自平。

膈俞主治胸脅癰,兼灸痰瘧痃癖↑①攻,

更治一切失血癥,多加艾灼總收功。

肝俞主灸積聚病,兼灸氣短語聲輕,

更同命門一并灸,能使瞽↑②目重復明。

膽俞主灸脅滿嘔,驚悸臥睡不能安,

兼灸酒↑③目黃色,面發赤斑灸自痊。
脾俞主灸腸脾胃,吐瀉瘧痢疸瘕癥,

喘急吐血諸般證,更治嬰兒慢脾風↑④。

三焦俞治脹滿疼,積塊堅硬痛不寧,

更治赤白休息痢↑⑤,刺灸此穴自然輕。

胃俞主治黃疸病,食畢頭目即暈眩,

瘧疾善饑不能食,艾火多加自可痊。

腎俞主灸下元虛,令人有子效多奇,

兼灸吐血聾腰痛,女疸↑⑥婦帶不能遺。

大腸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難此可通,

兼治泄瀉痢疾病,先補后瀉要分明。

膀胱俞治小便難,少腹脹痛不能安,

更治腰脊強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

〓〓主治久瘧病,五臟瘧灸臟俞平,

意舍主治脅滿痛,兼療嘔吐立時寧。

身柱主治羊癇風↑⑦,咳嗽痰喘腰背痛,

長強惟治諸般痔,百勞穴灸汗津津。

【注釋】

①痃癖:古病名,臍腹部、脅肋部的癖塊(腫塊)。

②瞽:瞎也。

③灑疸:因灑引起的黃疸病。

④慢脾風:小兒由于吐瀉過度而發生的體弱慢驚風癥。

⑤休息痢:慢性時發時止之痢疾,猶阿米巴痢疾。

⑥女疸:因近女色而發黃疸,又名女勞疸。

⑦羊癇風:癲癇大發作狀。

【白話解】

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強急動作難,

腰下至足不仁冷,婦人經病溺赤痊。

腰俞穴主治腰背因受寒疼痛,動作僵硬不舒,腰以下冷及麻木不仁,還治月經病及泌尿系疾病。

至陽專治黃疸病,兼灸痞滿喘促聲,

命門老虛腰痛癥,更治脫肛痔腸風。

至陽穴治黃疸病,灸法可治胸脘痞滿咳喘。命門穴常治老年性、虛寒性腰痛癥,還治脫肛、痔瘡及便泄下血。

膏肓一穴灸勞傷,百損諸虛無不良,

此穴禁針惟宜灸,千金百壯效非常。
用艾灸法灸膏盲穴專治各種虛損證。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記載,灸膏肓穴百壯功效卓著。本穴禁針刺。

大杼主刺身發熱,兼刺瘧疾咳嗽痰,

神道惟灸背上病,怯怯短氣艾火添。

針刺大杼穴可治發熱、瘧疾、咳嗽、痰多癥。灸神道穴可治背部病痛,氣短,膽怯等病。

風門主治易感風,風寒痰嗽吐血紅,

兼治一切鼻中病,艾火多加嗅自通。

風門穴主治表虛易感冒風寒,咳嗽、痰中帶血以及鼻病,用艾灸可以恢復鼻的嗅覺。

肺俞內傷嗽吐紅,兼灸肺痿與肺癰,

小兒龜背亦堪灸,肺氣舒通背自平。

肺俞穴調肺氣,治內傷久嗽、痰中帶血。用灸法(慎用)還可治療肺痿和肺癰初起。堅持灸肺俞還可治療小兒發育不良之龜背癥。肺氣通調,體質強壯,其背自平。

膈俞主治胸脅痛,兼灸痰瘧痃癖攻,

更治一切失血癥,多加艾灼總收功。

膈俞是血會,主治一切失血證,胸脅痛癥,瘧疾,痰飲,脅肋部、臍腹部痞塊積聚。虛性證多用艾灸即有效。

肝俞主灸積聚病,兼灸氣短語聲輕,

更同命門一并灸,能使瞽目重復明。

肝俞可刺灸,治療腹內積聚痞塊,肝氣血不足之短氣、聲低。、若與命門穴同灸,可以使肓者復明。

膽俞主灸脅滿嘔,驚悸臥睡不能安,

兼灸酒疸目黃色,面發赤斑灸自痊。

膽俞穴用灸法可治胸脅脹滿、嘔逆,膽虛而致易驚心悸,睡眠不安。還可用灸法治療傷酒而致的黃疸病目黃染,顏面發紅斑等癥。

脾俞主灸腸脾胃,吐瀉瘧痢疸瘕癥,

喘急吐血諸般證,更治嬰兒慢脾風。

灸治脾俞可以調理胃腸和脾胃功能,治療吐瀉,瘧疾,痢疾,黃疸,脘腹部的痞塊積聚以及脾虛不統血所致的葉血、衄皿,喘證,嬰兒慢性疳積、發育不良造成的抽風癥。

三焦俞治脹滿疼,積塊堅硬痛不寧,

更治赤白休息痢,剌灸此穴自然輕。

三焦俞可刺可灸,主治氣滯脘腹脹滿疼痛,腹部積塊疼痛,痢疾下痢赤白,及慢性休息痢。

胃俞主治黃疸病,食畢頭目即暈眩,

瘧疾善饑不能食,艾火多加自可痊。

胃俞穴主治黃疸,脾胃虛弱之暈眩、不能進食、消化弱,或胃功能亢進之消谷善饑,瘧疾等癥,常用艾灸法治療有效。

腎俞主灸下元虛,令人有子效多奇,
兼灸吐血聾腰痛,女疸婦帶不能遺。

灸治腎俞穴主治腎氣虛所致的不孕癥,腰痛,耳聾,吐血;因房勞過度所致的黃疸病(女勞疸)及婦女白帶多,尿不利或遺尿,遺精等癥。

大腸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難此可通,

兼治泄瀉痢疾病,先補后瀉要分明。

針灸大腸俞可治療腰脊部疼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還可治療各種泄瀉和痢疾,手法要注意補瀉,宜先補后瀉。

膀胱俞治小便難,少腹脹痛不能安,

更治腰脊強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

灸膀胱俞可治療小便不利,少腹脹滿疼痛,以及腰脊部僵硬活動不利和疼痛。

〓〓主治久瘧病,五臟瘧灸臟俞平,

意舍主治脅滿痛,兼療嘔吐立時寧。

灸〓〓穴可調臟腑之氣,治療久治不愈的瘧疾。意舍穴主治脅肋部脹滿疼痛和嘔逆癥。

身柱主治羊癇風,咳嗽痰喘腰背痛,

長強惟治諸般痔,百勞穴灸汗津律。

身柱穴主治癲癇抽風角弓反張,咳嗽喘、痰多和背腰疼痛。長強穴主要治療各種痔瘡,灸百勞穴可治陽虛多汗、自汗。

(4)手部

【歌訣】

尺澤主刺肺諸疾,絞腸痧↑①痛鎖喉風幢↑②,

傷寒熱病汗不解,兼刺小兒急慢風。

列缺主治嗽寒痰,偏正頭疼治自痊,

男子五淋↑③陰中痛,尿血精出灸便安。

經渠主刺瘧寒熱,胸背拘急脹滿堅,

喉痹咳逆氣數欠,嘔吐心痛亦可痊。

太淵主刺牙齒病,腕肘無力或疼痛,

兼刺咳嗽風痰疾,偏正頭痛無不應。

魚際主灸牙齒痛,在左灸左右同然,

更刺傷寒汗不出,兼治瘧疾方欲寒。

少沖主治心膽虛,怔忡↑④癲狂不可遺,

少商惟針雙蛾痹↑⑤,血出喉開功最奇。

少海主刺腋下瘰,漏臂痹痛羊癇風,

靈道主治心疼痛,瘛疭暴↑⑥不出聲。

通里主治溫熱病,無汗懊儂心悸驚,
喉痹苦嘔暴瘖啞,婦人經漏過多崩。

神門主治悸怔忡,呆癡中惡恍惚驚,

兼治小兒驚癇證,金針補瀉疾安寧。

少府主治久痃瘧,肘腋拘急痛引胸,

兼治婦人挺痛癢↑⑦,男子遺尿偏墜↑⑧痛。

曲澤主治心痛驚,身熱煩渴肘掣疼,

兼治傷寒嘔吐逆,針灸同施立刻寧。

間使主治脾寒證,九種心疼瘧渴生,

兼治瘰疬⑨生項下,左右針灸自然平。

內關主刺氣塊攻,兼灸心胸脅痛疼,

勞熱瘧疾審補瀉,金針抽動立時寧。

痰火胸痛刺勞官,小兒口瘡針自輕,

兼刺鵝掌風↑⑩證候,先補后瀉效分明。

商陽主刺卒中風,暴仆昏沉痰塞壅,

少商中沖關并少,三棱血出立回生。

三里三間并二間,主治牙痛食物難,

兼治偏風眼目疾,針灸三穴莫教偏。

合谷主治破傷風,痹痛筋急針止疼,

兼治頭上諸般病,水腫產難小兒驚。

陽溪主治諸熱證,癮疹↑(11)痂疥亦當針,

頭痛牙痛咽喉痛,狂妄驚中見鬼神。

曲池主治中風是,手攣筋急痛痹風,

兼治一切瘧疾病,先寒后熱自然平。

肩井一穴治仆傷,肘臂難抬淺刺良,

肩髃主治癱瘓疾,手攣肩腫效非常。

少澤主治衄不止,兼治婦人乳腫疼,

大陵一穴何專主,嘔血瘧疾有奇功。

前谷主治癲癇疾,頸項肩背痛難堪,

更能兼治產無乳,小海喉齦腫痛痊。

腕骨主治臂腕疼,五指諸疾治可平,

后溪能治諸瘧疾,能令癲癇漸漸輕。

陽谷主治頭面病,手膊諸疾有多般,

兼治痔漏陰痿疾,先針后灸自然痊。

支正穴治七情郁,肘臂十指盡皆攣,
兼治消渴↑(12)飲不止,補瀉分明自可安.

液門主治喉齦腫,手臂紅腫出血靈,

又治耳聾難得睡,刺入三分補自寧。

中渚主治肢木麻,戰振踡攣力不加,

肘臂連肩紅腫痛,手背癰毒治不發。

陽池主治消渴病,煩悶口干瘧熱寒,

兼治折傷手腕痛,持物不得舉臂難。

外關主治臟腑熱,肘臂脅肋五指疼,

瘰疬結核連胸頸,吐衄不止血妄行。

支溝中惡↑(13)卒心痛,大便不通脅肋疼,

能瀉三焦相火盛,兼治血脫暈迷生。

天井主治瘰疬疹,角孫惟主目翳生,

耳門耳聾聤耳↑(14)病,絲竹空穴治頭風。

【注釋】

①絞腸痧:急性腹痛、葉瀉病。

②鎖喉風:咽喉腫痛。

③五淋:五種淋證,即石淋、氣淋、膏淋、勞淋、血淋。

④怔忡:心氣虛,心悸動,害怕發愣。

⑤雙蛾痹:雙側扁桃腺腫痛。

⑥瘖:失聲。

⑦挺痛癢:指子宮脫垂,外陰痛癢。

⑧偏墜:男子疝氣。

⑨瘰疬:頸下淋巴結腫大,結核之類。

⑩鵝掌風:手癬。

(11)癮疹:蕁麻疹。

(12)消渴:即糖尿病之類的疾病。

(13)中惡:病名,冒犯不正之氣而昏厥抽搐。

(14)聤耳:中耳炎之類的疾病。

【白話解】

尺澤主刺肺諸疾,絞腸痧痛鎖喉風,

傷寒熱病汗不解,兼刺小兒急慢風。

毫針刺尺澤或放血,可以治療肺部外感內傷,咳喘等各種疾患;干霍亂的腹中絞痛、悶亂、脈伏(即絞腸痧);扁桃體急性腫大及咽喉疼痛音啞;外感風寒身熱有汗,但癥未解;以及小兒急慢驚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椎穴
針灸(刺灸心法·醫宗金鑒)
頭部主病針灸要穴歌
刺灸心法要訣,頭部,背部
《御纂醫宗金鑒》卷八十五
御纂醫宗金鑒.卷八十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阜阳市| 呼玛县| 永川市| 开江县| 阳江市| 富顺县| 淮阳县| 兴安盟| 台安县| 大城县| 林周县| 舞钢市| 万全县| 丰顺县| 德清县| 彝良县| 宁陵县| 马公市| 新密市| 阿克陶县| 小金县| 金山区| 丹巴县| 玉龙| 祁东县| 平谷区| 夏邑县| 泸水县| 五台县| 明水县| 宜丰县| 措勤县| 林甸县| 岑巩县| 汉阴县| 固安县| 奈曼旗| 大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