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年人來說,基本上每天都要起夜,盡管不想起夜,但是又不得不起來,結果再躺床上就睡不著了。也有的老人在起夜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或者為了不起夜晚上就不喝水,遇到這些情況該怎么辦呢?
老人晚上需要喝水
起夜會影響到老人的睡眠質量,所以一些老人入睡前就不喝水,這種做法不符合生理要求。因為,人在睡覺時,呼吸過程中會有水分蒸發消失,對老年人來說,缺水會導致血液濃縮,造成血管堵塞,不利于健康。
所以,建議老年人在睡覺前一兩個小時喝點水,然后就不要大幅度運動,盡量靜心安神,睡覺前上個廁所。這樣既能避免起夜,有個好睡眠,還可以保證體內水分充足。
老人起夜做好準備
如果不小心水喝多了,那么老年人就很容易起夜上廁所,如果起床太快、太猛,那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既然如此,老人要做好準備:
①剛醒來先躺一下,伸個懶腰,讓血液慢慢流動;
②坐起來在床頭靠一會,這樣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加重;
③起來后在床邊坐一會,覺得舒服了再下床。
起夜后怎么能睡好
起夜后很多老人就睡不著了,或者睡得很不踏實,其實呢,老人只要掌握好方法,還是可以再次入睡,不會造成睡眠影響。
①不要開大燈,如果房間內很亮,身體會不舒服,不想入睡,所以起夜最好開床頭燈;
②不要喝涼水,因為涼水的涼意會讓人一下清醒過來;
③不要看時間,越看時間越容易讓人焦慮,所以只要鬧鐘不響,就不要看時間,安然入睡;
④不要凍自己,如果是冬天,或者天氣很冷,起夜后身體變涼,那么在起夜時應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