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Amy】
管教孩子要趁早。因為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云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
上個月,我把那套空置的房子賣出去了。買主是一對在城里做生意的中年夫婦。他們的大兒子十七歲,小兒子十六歲,趁房價還行,想著趕緊買套給兒子留著結婚用。
辦手續那天,我們雙方夫妻一同到了房管局。有一個環節不需要我和那位大姐辦理,我倆就坐在樓道里的椅子上聊天。她很愛說,一直問我工作收入孩子什么的,然后又主動和我說起她們家的情況。
這位大姐和老公一起在城里做生意,兩個孩子就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后來,孩子大了,學會了打游戲,整晚整晚的不回家,兩位老人管不了,沒辦法,就讓兒子自己管。這位大姐雇了人給老公幫忙,自己回家照顧孩子。
可是,兩個孩子就像不是她生的一樣,除了和她要錢,平時很少理她。老師經常給她打電話,說她兒子逃學,她就去游戲廳找,一找一個準。
去年,她大兒子初中畢業了,成績很差,也不想上個技校什么的,就在家晃蕩了一年。今年二兒子也讀完初中了,照樣什么高中都沒考上。
兩口子合計著讓他們去學個手藝,要不以后怎么養家糊口?可是,這兩個孩子實在沒法溝通,和父母一說話就吵。
大姐嘆了口氣說:“都賴我,從小把他們扔給爺爺奶奶,只要渴不著餓不著就行,由著他們長,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么大再管就晚了。”我無言以對。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我覺得出名這事出早了弊大于利,年紀輕輕,有了盛名,難免輕狂跌跟頭。可管孩子這事,還是越早越好。
孩子的教育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變化會很明顯。有些毛病一旦養成,要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熊孩子的問題,孩子是表象,父母才是問題根源。除了忙的因素外,還有其他種種原因讓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及時教育。
有的父母堅持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很正常”。另外,有的父母本身就不分是非,沒有教養。還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就是“太愛孩子,不愿讓孩子吃苦,不愿壓抑他的天性”。
可是孩子慢慢長大,不經意間,爸爸媽媽可能就會發現孩子慢慢變得越來越調皮了。對于這些搗蛋鬼,講道理,他不懂,打罵孩子又不好,想管也管不了,這可真讓爸爸媽媽頭疼煩心啊。
為人父母若沒有能力保孩子一世平安,那就別心軟。你覺得孩子小不忍心管,等以后孩子大了,你管不了的孩子,到了社會上自會有人替你管教。而那時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摔得頭破血流,痛心疾首,卻再也無法護他周全。?
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我們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
其實,所謂的叛逆,是孩子成長時父母的缺席,愛的缺席,耐心的缺席,糾正的缺席,慈和嚴不正確的打開方式。
不要說,誰家的孩子人家也沒管就怎么怎么優秀,那種孩子畢竟太少,幾個當父母的能有幸遇到?
如果,你缺席了TA的成長,TA就會放縱自己,去迷戀游戲,去熱衷打扮,去好奇各種新鮮事物,唯獨對學習這件事沒有興趣。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而學壞,是最容易的事。
所以,管孩子要趁早。望所有父母都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