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東方
改變別人是神經(jīng)病,改變自己才是神。這個世界上最難改變的是人的思維,能改變別人的思維,能把錢裝進(jìn)自己的兜里,這種人不是專家就是學(xué)者!
人只有不斷地去碰壁,撞得頭破血流,經(jīng)歷生死考驗,他對一些事情才會大徹大悟。人,不要給他講道理,就是讓他去經(jīng)歷事情,讓他去體驗冷暖,讓他經(jīng)歷撕心裂肺,他才能開悟。
人都是在痛苦中覺悟的,人在幸福開心的時候沒有“智商”,人在談戀愛的時候智商降為零。想要改變一個人,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他自己遭遇極大的變故,遭受極大的考驗,歷盡千帆,不斷飽受風(fēng)霜,他才會成熟。
水木然說:“人在什么時候才能大徹大悟?答曰:只有當(dāng)你被逼到絕路上的時候。”
很多人,你給他講道理沒用,他也感受不到,更不可能相信你。再多的道理,都不如讓他體驗一次。很多人眼高手低,看著別人操作很簡單,而當(dāng)他們自己動手的時候卻束手無策,這就是好高騖遠(yuǎn)。所有的成功,都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多少個歲月的沉淀,多少個日夜的拼命,多少個生死的考驗和打磨。
人只有陷入極致的絕望,才會真正的明白很多事情;人只有經(jīng)歷很多事情之后,才會大徹大悟。
人被逼到絕路上的時候,才會忽然明白: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有人說,我想成為哲學(xué)家,能夠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體系,能夠像教授那樣滔滔不絕,能夠以自己獨特的見解征服這個世界。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想成為某一領(lǐng)域的佼佼者,談何容易呢?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在做夢,而一旦醒來,他們都在走原路!
人這一生只有覺悟之后,才能脫胎換骨,才能迎來生命的洗禮。人若想把自己的生命點燃,想把自己活得像年輕人一樣,就必然要經(jīng)歷千刀萬剮和生死的打磨。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依舊能夠順利過關(guān),這才是了不起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只有1%的人覺悟,而99%的人都活在固執(zhí)里。只有1%的人發(fā)現(xiàn)真相,而99%的人活在假象里。人這一生想要脫胎換骨,就要成為那1% 的人。世界上的“二八定律”就是這么簡單,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自己平庸,不知道自己普通,他們喜歡活在自己的夢里,從來沒有去真正努力過。
任何偉大的事業(yè),若不經(jīng)過烈火焚燒,是不可能發(fā)出金光的。光芒萬丈的背后,都是日夜的艱辛和付出。
很多人會因為眼前的得失而耿耿于懷,甚至吃不下飯,總是沉浸在痛苦和失敗中。明知道壞心情會影響一個人的發(fā)展,而好心情才會提高工作效率。一個人只有陷入極大失敗和痛苦中,他才會重新思考生命,對生命的感悟往往是在痛苦中完成的。所謂的開悟需要經(jīng)歷痛苦好折磨,需要經(jīng)歷極致的蹂躪。幸福的生活不能讓人開悟,只能讓人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中。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而悟道本身就是一個適應(yīng)痛苦的過程。得道開悟需要極致的環(huán)境,惡劣的生存和生活條件,才會引發(fā)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會因此而努力。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人,他們根本不想努力,更不會去冥思苦想,所以也就與“開悟”無緣了。
煉獄之苦是考驗普通人與覺悟者的標(biāo)準(zhǔn),這是一種千刀萬剮的歷練,普通人無法勝任。很多人都說自己開悟了,真的是這樣嗎?首先,開悟的人,他們都是經(jīng)歷極致的痛苦和絕望,在極其極致的環(huán)境中磨煉成長起來的。
《道德經(jīng)》第四十三章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意思是說,天下最柔弱的,駕御、馳騁于天下最堅強的。沒有實體的,進(jìn)入沒有空隙的。我由此便知道無為的益處。這種無言的教化,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有人能企及啊。
水是一種最樸素的事物,也是最柔軟的東西,它最接近“道”,它能駕馭強大的事物,也可以裝作最渺小的自己,不與萬物爭!
開悟的人,他們能夠接受最差的環(huán)境,能夠適應(yīng)最豪華的奢侈,他們不會被迷惑,不會貪婪,而是守住初心,堅守自己的信念。普通人若是看到萬貫家財,必然會起貪念,會產(chǎn)生貪婪的心,這就與“道”無緣了。
財富也是考驗覺悟者與普通人的標(biāo)準(zhǔn),誘惑無處不在,只有那些固守初心,守住心中的寧靜,那些大徹大悟的人才能躲過禍患,看透生死,放下誘惑。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道法無邊,不渡無緣之人。”普通人急于求成,他們忘記了內(nèi)心的那種本分,忘記了內(nèi)心的那個安定,只能與道相悖,分道揚鑣了!緣分這東西很珍貴,就像機會,當(dāng)他來的時候,有緣人自然而然就抓住了,無緣之人根本就感受不到。有些事情,需要靠努力;但有些事情,需要機緣才能接觸到!
人想“得道”,想“大徹大悟”,比很多事情難多了。
不要給現(xiàn)代的年輕人“講道理”,要讓他們自己去碰壁,自己去感受,他們碰壁多了,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道理。
人都是不喜歡“聽道理”的,很多人寧愿錯下去,他們不愿意回頭。普通人很固執(zhí),他們總是喜歡“與人理論”,他們總喜歡爭對錯。“三觀不同,不必相融”,遠(yuǎn)離磁場不同頻的人,人一定要找到同類,才能快樂無限。
開悟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普通人理解不了這個情況,他們只是嘴里的“開悟”,并非是內(nèi)心的虔誠。
“心誠則靈,金石為開”,一個人的開悟是從樸實開始的,那是心的坦誠與坦然。一個不真誠的人,他是無法走入“開悟”的世界。現(xiàn)代很多人都在講“開悟”,都在說“修道”,那為什么很多人做事情還不成功呢,這說明心不誠,則萬事不成。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的神奇,并非俗世的財富所能代替。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靠的就是心誠。雖然,他們歷經(jīng)劫難,但依然沒有放棄“取經(jīng)”的念頭。人生就是這樣,當(dāng)你忠誠一個信念,并深信不疑地執(zhí)行下去,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很多人都是“一錘子買賣”,他們不是長期主義者,當(dāng)然無法看到未來。大徹大悟的人,他們知道:一個人的成功靠的是信念,是先相信,然后才看見;普通人是先看見,然后才相信。
人若想成功,就必須堅守心中的信念,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難都不會放棄。心中藏有宇宙,包攬宇宙,讓困難成為磨刀石,這才是人生的態(tài)度。人端正了態(tài)度,才能更好地走下去,無往而不勝。人若大徹大悟了,則無堅不摧,無所不能。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他們都是憑著“誠心”,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成功了。《西游記》中記載:“玉帝也是歷經(jīng)1750劫,每一劫是129600年,一共歷劫226800000年。”神仙都要歷劫,才能“得道和提升修為”,更何況凡人呢!
吃苦受罪,是紅塵中的普通事情,是一種常態(tài),沒有什么患得患失的,關(guān)鍵人要搞明白這些道理。一些人,稍微吃了一點苦,就覺得堅持不下去。所謂的小困難都渡不過去,那遇到更大的困難呢!
大徹大悟的人,都是從“極致的痛苦”中來的,絕非偶然。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背后都是無數(shù)的歷劫和磨難。人生的變化無常和困難是一種常態(tài),人要適應(yīng)它,要想明白,才不會被這些所謂的世俗煩惱所折磨。一個人只有覺悟了,才不會被所謂的困難給羈絆。
人生無常是常態(tài),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不管是修道也好,開悟也好,其實到了最后 都是“修心”。心態(tài)若是放端正了,那么就會積極地生活;人生看開了,就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阻擋一個人前進(jìn)。
什么大驚小怪,什么分分合合,這都是正常的事情,不必悲傷,不必難過,就像范仲淹所說的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誰能吃得苦,方為人上人。想到什么,就必然要失去一些什么,這是定律。
沒有經(jīng)歷大徹大悟的人,他們是不可能理解這些道理的。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去經(jīng)歷,自己去體驗,比你聽別人講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