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出現過貴族政權和門閥政治的時代。
什么是貴族?
根據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一書介紹,貴族是指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軍事上有著豐厚的積淀、實力與影響,不依賴于皇權而能獨立存在的一股勢力。
貴族主要以宗族為樞紐,他們占有大量土地,依靠佃客為其耕種。族中代有權臣,通過權力分享國家資源。貴族擁有自己的私塾和教材(經書、典籍和家訓等),世代傳家之學令其子弟很早就出類拔萃,獲得名士青睞與品評,提前拿到入仕推免資格。
除此之外,貴族還擁有一定數量的家兵,也稱部曲。這些家兵平時看家護院、收收保護費、干干農活等。一旦發生戰亂,他們就是保護宗族抵御外來侵略或逃難遷徙的軍事武裝。
貴族的出現,不是一代兩代的事兒,必須是累代為宦+地主豪強+經學傳家+名士充門+部曲佃客。
當皇權衰弱時,貴族們就會圍獵皇帝,瓜分政權,轄制朝廷,形成門閥政治,比如東晉的“王與馬共天下”、“庾與馬共天下”、“桓與馬共天下”以及“謝與馬共天下”。
貴族的存在,是對皇權的威脅。他們之間呈反比。當國家統一、皇權強悍時,貴族很難存在。反之,當國家分裂、皇權式微時,貴族就會如地鼠般在全國各地探頭探腦。
為什么只有魏晉南北朝存在貴族?
因為貴族的前身是世家大族,而世家大族是東漢200年積累起來的特有產物。
東漢過后,中國陷入了近四百年的亂世(西晉短暫地統一了50年),這四百年里,群雄割據、三國鼎立、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東晉十六國、南北朝等依次血腥登場。
一些世家大族正是在亂世的戰火里浴血奮戰,逐漸蛻變為割據一方的貴族。
不過,南朝經歷宋、齊、梁、陳后,江左門閥貴族消解殆盡。北方的世家大族在五胡政權廝殺火并中也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