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善意的謊言》,是目前我看過的所有“納粹鎮壓猶太人”題材系列里,最為難能可貴的溫馨劇目。
這倒不是說沒有血腥暴力,有的,猶太隔離區、集廂式火車、集中營、蓋世太保、機槍掃射等配套的殘暴恐怖元素都有。
之所以說它溫馨,全因一個人,雅各布,一位原本在猶太隔離區開薄餅店的猶太小掌柜。后來妻子被蓋世太保拖走槍斃,土豆也被沒收,店鋪關門歇業,本人淪為了為德軍服務的搬運工。
其實能成為搬運工是很幸運的一件差事,不然很大概率會被送去集中營-猶太人的人間煉獄。
那么雅各布,一個每天都在承受喪妻之痛和死亡之逼的頹廢中年男人,如何能使這部原本全程血色染屏的劇情長出綠色嫩芽?
這就要從一個意外說起,1944年的某一天,雅各布坐在隔離墻邊一顆樹(其妻正是在一棵樹下被槍決)對面回憶與妻子的甜蜜往事。突然,墻外飛來了一張報紙,要知道,那段歲月,在信息徹底封鎖的墻內,時間、空間甚至節氣都是被凝固了的。
這張報紙,承載的信息量,超過了過去幾年所有的累積。雅克布驚喜跳起,向報紙撲去。可是,風偏偏不解雅克布思墻外信息之苦,硬是要耍弄這個可憐的倒霉人。每當雅克布要觸及報紙時,調皮的風就把它刮高或刮遠。
求信息若渴的雅克布,跟著報紙,奔啊,跳啊,跑啊,不知不覺竟來到了鋼絲鐵門處。眼看就要捉到那張被墻攔截的鬼靈報,探照燈也剛好照到了他們身上,緊接著傳來了德國哨兵地煞般的訓斥聲,雅克布嚇的趕緊縮回了手,瞬間回到殘酷的現實世界。
他面向哨兵方向,點頭哈腰,不停地為自己的莽撞道歉。按照納粹規定,晚上八點之后,猶太人是不能在街上溜達的。一經發現,要么當場擊斃,要么自己去對面德軍指揮部請罪認罰。
盡管當時還沒到八點,哨兵還是蠻橫地將雅克布驅趕到了對面---一個有去無回的魔鬼之境。
但魔鬼之境也并非全開惡毒之花,雅克布極為幸運地遇到了一位人性尚存的德國長官,他放了雅克布一馬(那時離八點依然還差兩分鐘)。
在他放雅克布回去之前,雅克布已獨自在他房間里待了一會,正是在那短暫的幾分鐘里,雅克布從收音機里聽到了蘇聯紅軍打到了波蘭附近的本沙尼克,那里離波蘭只有50公里。
雅克布帶著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返回猶太隔離區,那個處處布滿死亡氣息、被上帝遺忘的絕望之地。
在潛逃回去的路上(鐵門已關),他偶遇了一位從火車上逃回來的猶太小女孩。在小女孩的機智引領下,他們成功返回“家園”。
小女孩的父母都被送往了集中營,雅克布善念一起,直接把孩子領回家藏著養起來了。
后人,雅克布根據他得到的那零星半點的戰場信息,編織起蘇聯紅軍即將趕走德軍、解放波蘭的系列新聞。正是這些“前線捷報”,在所有隔離區猶太人的心里,重新燃起原本早已或即將枯竭的生命之火。
他們不再絕望,很多人都放棄了自殺的打算,每天都興奮的向雅克布打探進一步的消息。
于是,“善意的謊言”,一個接一個的,向四方散布開來,照亮了整個猶太隔離區的黑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