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從痰治,是因為痰阻百竅。如果痰迷心竅,人就會出現一些心神疾病,比如失語癥,失眠癥,癡呆癥等頑疾,耳竅作為我們的九竅之之一,要是身體內痰濕阻滯,清陽不升,也會導致耳竅壅塞不通就會出現耳鳴、耳聾。
特別是長期、持續的苦悶、愁怨、不得志、抑郁、寡歡、焦慮,會嚴重擾亂肝氣的調達,從而為痰濁的形成,提供溫床。也就是說,它是愁出來的。可見,犯愁和痰濁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這里給大家講個耳鳴、耳聾的’醫案故事
有一個女孩是19歲,姓汪,什么情況,耳鳴、耳聾一個月有余。來診時候家人講述,自從孩子戀愛失敗,分手了以后,她就情緒低落,總唉聲嘆氣,不想吃飯,晚上也睡不好覺,家人見狀,也安慰她,不必為此事沮喪,而且還問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當時孩子表現得很正常,說自己就是頭痛胸悶而已,過一段時間就好了。結果,第二天,家里人就發現她常常低頭哭泣,眼睛紅,跟她講話也不理,這時候,家里人依然認為是戀愛失敗傷心太過,哭出來心情就會好一些,過一段時間肯定會好轉,然而沒想到是孩子情況越來越差,沒想到的是耳朵聽不見了。
來診的時候見其舌脈,發現脈弦,舌苔薄白,舌質淡紅。細問得知,二便正常,食欲不佳。
如何來看,首先,這個孩子最初是戀愛失敗,倍受打擊,抑郁寡歡,所以肯定會想到肝郁,所以脈象弦,也正是肝郁之象,其次, 肝郁的結果是什么?氣機是津液疏布失常,是肝郁化火、煉津成痰。也就是說,肝郁日久的她,身體里有了痰濁。痰濁之邪,隨氣升降,壅塞于耳,導致耳朵氣機不通,濡養失常,出現耳鳴、耳聾。
那么當時如何來治?
疏肝解郁、清化痰熱,基本思路就是順氣導痰,通利耳竅。
開方如下:
半夏、陳皮、膽星、菖蒲、茯苓、香附、木香、炒棗仁、柏子仁、鉤藤
方中香附、木香用于疏肝順氣;半夏、陳皮、膽星、茯苓、菖蒲用于清化痰熱;鉤藤,用于平肝清熱;柏子仁和炒棗仁,用于養心安神。
孩子服用14劑以后,精神狀態開始大大好轉,食欲恢復,睡眠正常,耳鳴消失,聽力恢復近七成,20劑之后諸癥悉平,一切恢復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