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熟讀醫藥古書,會發現里面有太多前人總結的用藥經驗,其中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就記載了一個補脾、補氣,治虛勞的藥方,經過長久的臨床檢驗,它的療效也得到了驗證,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補脾、補氣,治虛勞的經典補方。
這個經典補方叫十全育真湯,此方主治虛勞證,形體贏瘦,飲食不壯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熱不時,或多夢紛紜,精氣不固,脈見弦數細微等。
先來看看十全育真湯都有什么藥材組成,首先是黨參四錢、生黃芪四錢、懷山藥四錢,其次是知母四錢、玄參四錢、生龍骨四錢、生牡蠣四錢,最后是丹參二錢、三棱錢半、莪術錢半。
黨參
生牡蠣
懷山藥
氣分虛甚者,去三棱、莪術,加生雞內金三錢。
喘者,倍山藥,加牛蒡子三錢。
汗移者,以白術易黃芪,倍龍骨、牡蠣、萸肉各一兩煎服,汗止后再服原方;
張錫純解析此方:“方中用黃芪以補氣, 用人參以培元氣之根本,知母以滋陰,山藥、參以壯真陰之淵源。三棱、莪術以消瘀血,用丹參以化瘀血之渣滓。又用龍骨、牡蠣,既可取其收澀之性,助黃芪以固元氣,可其涼潤之性,能助知母以滋真陰,還可取其開通之性,能助三棱、莪術以消融瘀滯。藥療肺虛之咳逆、腎虛之喘促最良。龍骨、牡蠣治多夢之紛紜,虛汗之淋漓尤勝。
此方能補助人身之真陰陽、真氣血、真精神,故日十全育真。
氣虛的主要表現為,說話有氣無力、稍微以活動就喘等,所以此方就用到了黨參和黃芪來補氣,兩個藥結合,雙管齊下能很好地補氣,而且氣充足了還可以生血。不過黃芪性偏溫,用久了容易上火,所以方子里加入了知母和玄參,知母滋陰清熱、可以來制約黃芪的溫燥,玄參滋陰涼血、可以來清理體內的虛熱。
脾虛通常表現為經常出現腹脹,沒有食欲、臉色不太好,比較怕冷,所以此方用到懷山藥來補脾,懷山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鐵棍山藥,它可以很好地補益脾胃,促進脾胃的功能恢復正常。
以上就是張錫純的十全育真湯,如果你覺得自己身體總是很虛弱,有氣虛、脾虛的癥狀,不妨試試這個方子,但是每個人的癥狀表現不同,要辨證論治,所以千萬不要自己亂用藥,以上只是給大家作個參考,用藥治療還是要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