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妹視頻閑聊,她一邊抱著孩子一邊抱怨說:“媽的更年期太可怕了,我好想搬出去住。從早念叨到晚,除了她的寶貝外孫女,誰都入不了她的眼,逃不過她的'碎嘴’。我和爸都快'扛’不住了,幸虧你一直在外面,清凈!”
都說中國婆媳關(guān)系嚴(yán)重,其實中國的母女關(guān)系問題一點也不少。每一對母女,都是在砥礪修行。我妹和媽,基本都處在相愛相殺的狀態(tài),妹從小霸道、牛脾氣、不服輸,媽看不慣就罵她,罵不過就打,一打妹就跑,媽在后面追,追不上,就脫了鞋子繼續(xù)追,追上了,就狠狠地打,妹就開始狠狠地哭,毫不夸張的說,整個村都響徹著她的鬼哭狼嚎聲。
我和妹呢,也是“天敵”,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就和氣不過三分鐘。她偏鬧,我喜靜,她任性狂妄為所欲為,我性格沉穩(wěn)不爭不搶。爸媽要去工作,留我在家里帶她,她把我喜歡的圖畫撕得滿地都是,我要她賠,她哭得比我還大聲,我氣不過扇了她一巴掌,她滿臉通紅,哭得更大聲了。
因為妹妹的“皮”,她每次挨揍,我也逃不過。用她的話說:“一碗水要端平”,沒犯錯也得打。往往那時,我心里都會激起萬重憤怒的狂瀾,真的很想沖上去把她撂倒,讓媽知道,我長這么大個不是白長的,每頓兩碗白米飯也不是白干的,但理智告訴我,她是我媽,她可以打我,我不能打她。她身體不太好,經(jīng)常這痛那痛的,我要是把她撂倒,再來個身心二重傷害,她還能活嗎?媽罵起我們來,總是得理不饒人,沒理更不饒人。那時候我也很想用世界上最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她,把她氣出內(nèi)傷,讓她這幾年再也不敢罵我。但理智告訴我,她是親媽,她可以罵我,我不能罵她。記得有一次因為學(xué)習(xí)和媽吵架,我實在忍不住就懟了她幾句,她哭了,那么強悍的她竟然被我懟哭了。可我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勝利”而歡呼雀躍,反而陷入深深地自責(zé),看起來我贏了,其實我錯了。直到后來我才明白,她哭,是因為我是她的軟肋,是她的希望,她罵我,是希望我成才、懂道理。所以那會兒起,我才慢慢理解父母,也理解了那句“打是親罵是愛”。再后來我媽罵我我就裝聾作啞,因為我明白了她罵我也就是為了我的未來擔(dān)憂、著急上火而已,她其實就是想讓我心智成熟、懂事一點。
再到后來,工作原因,家鄉(xiāng)成了遠(yuǎn)方,父母成了我最牽掛的人,聚少離多是常態(tài)。妹說羨慕我“清凈”,殊不知,我更羨慕她有媽在耳邊碎碎念念。我佩服我媽呀,總能一眼把我看穿,我仿佛一顆脆弱的蛋,她不用敲開我的殼,便能瞧見我的蛋清和蛋黃。
靜默如斯,光陰流轉(zhuǎn),轉(zhuǎn)眼媽已經(jīng)50了,再看她,似乎沒有了年輕時那股打罵我們的勁,這一切都化為了嘴邊的“碎碎念”。每次和媽聊完天兒,我都想寫她,我想用最樸素的文字把她記錄下來,我想讓大家知道,我是幸福的。是呀,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衡量,有媽在,我永遠(yuǎn)是最幸福的。我愛我媽。
小時候,媽是我們的依靠,而現(xiàn)在,媽媽是孩子,我和妹妹已然成為了她的依靠。愿歲月留情,時光善待,莫讓父母老得太快。
編輯 黃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