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論壇系列——師愛,師德之魂
雞西市第二中學 王新紅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你也許會問:“那是什么呢?”我將毫不遲疑地回答:“那就是愛!”
身為一名教師,我經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是優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優美流暢的語言、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
一代先圣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教誨我們:仁者愛人。泰戈爾也曾嘆道: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魯迅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愛。”
“每個人都需要愛”,在多年從事教育工作之后,我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中所蘊涵的道理——在愛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滿了陽光。我班里有一個學生叫陳龍,不僅學習成績差,還沾染許多惡習,如:上課說小話、吃零食、故意若老師生氣、向同學扔紙球等等,在班級里影響極壞。班里有這么一個學生,可以說,是一個人見人煩的學生。確實令人頭痛,任課的老師們都犯愁了。
那是在剛開學不久,上課時,科任老師見他趴桌子讓他站起來,他卻像沒聽見一樣,繼續作出呼呼大睡的樣子,氣得老師把他扭送到辦公室。象這樣的事情在他身上已經發生了無數次,以往,而每次他面對的或是冷眼相待、或是粗暴批評、或是家長的打罵。教育的結果都令人失望。此時,我即不批評,也不找家長。以前,我從他母親那里得知,自從他上小學時起,就沒受到過老師的表揚。而現在,簡單的批評教育對他來說是沒有用了。難道這樣的學生就放棄嗎?
在一次班會課上,我表揚了他在一次自習時沒說話,并讓他到講臺上談談被老師表揚時有什么感受。他臉紅了,靦腆地走上來,只說“老師,你下次表揚還有我。”聲音是那么無力,眼里充滿著期待與乞求。我拉起他的手指,與他勾手約定,他哭了。孩子是多么需要鼓勵、需要表揚啊!孩子也更需要快樂!教師簡短的一句表揚、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會滿足了他們的心理。從此,他常常跑到我面前,跟我聊聊天;也會拿起笤帚打掃教室;班里交作業的人數也齊了,盡管他寫的作業不算好,但我卻很認真地批改,并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下鼓勵的話語。如今,安靜的課堂上,看到他快樂學習的樣子,我的信心更足了。
什么樣的教育才會不損傷孩子?孩子由于年幼無知,經常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教師應當對他們嚴格地管教,但不能因為他們不懂事就不尊重他們。即使他們再小,也要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一樣對待。如果孩子不聽話就以粗暴的方式對待,這種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反而使他們對老師甚至對所有人產生怨恨。那么,時常的鼓勵、表揚,定是一種融雪的姿態,輕輕一翻,就冬去春來,成功在不知不覺中,平凡而精彩,短暫而永恒。
林崇德教授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熱愛學生,是一種心態,一種責任,一種智慧。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 的確,愛心教育是一種高深的教育境界,是一種氣度和修養,而這些正是促進學生進步和完善人格所必需的。
可是,在物欲橫流、處處充滿金錢和權勢誘惑的今天,生活清苦的老師能夠安貧樂道嗎?能夠將自己的愛心奉獻給教育事業嗎?這恐怕很難吧。由于地位的低下、工作的沉重壓力、生活中的煩心事等等,教師很容易把情緒帶到教學過程中,不僅不能對學生施與愛心,甚至與學生發生沖突,對學生動輒發火,辱罵體罰,拳腳相加,這種做法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刺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二是對教師自己的身心造成傷害。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傷害學生是一把雙刃劍,這把劍傷害最嚴重的一面常常是教師本人。
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教師的愛心來自何處?
我覺得教師的愛心來自于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來自于教師崇高的職業道德。國家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德大計,師愛為本。我們要從師德的高度來認識教師的愛心:
第一、愛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 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教師在知識結構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實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學術方面有“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獨立感;在人際溝通方面有師生相處融洽和諧的親切感。我們的工作,可以使無知的玩童成為祖國的棟梁,這是多么讓人感到欣慰的事情啊!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校發展,這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素質。
首先,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不僅是國家對教師規定的法律責任和義務,而且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思想基礎。有人說:“教育是一個培養人才的產業,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的確,教師的肩上一頭挑著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一頭挑著億萬家庭的幸福和前途。要完成這一重任,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才能,更取決于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獻身。
其次,獻身教育、愛崗敬業是教師履行其職業道德的前提。愛崗敬業是整個教師職業道德法規體系的核心。一個教師只有具備愛崗敬業、獻身教育的情感和精神,才能油然而生對祖國、對社會、對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自覺擔負起教書育人的崇高職責,才能勤奮學習、鉆研業務,才能對學生滿腔熱情、誨人不倦,才能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才能關心集體、團結協作。
再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師德的核心內容。它是一種德、一種善。它要求教師把從事教育事業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和拓展,將心血、智慧澆注到學生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真正的人才;要求教師無怨無悔地守著一方凈土,執著一份恬淡,奉上一片愛心;要求教師安于平凡、耐住寂寞,樂于奉獻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單調中,于平凡中孕育出偉大與崇高。因為我們的事業,只有靠我們今天辛勤的工作,才能有明天的發展和后天的超越;而我們自身也同樣需要奉獻,因為我們平凡的生命,只有在奉獻中才能得到升華和完善。
第二、熱愛學生是師德的基本內容。師愛是平凡而偉大的,是教師發自內心的熱情,是一種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有人說:“教師是船長,于浪谷潮尖、急流險灘導航掌舵,將年輕的水手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彼岸。”“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或許就是對師愛最好的闡釋吧。
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要想對得起這個令人自豪的稱謂,我們必須具有愛心,一顆愛事業的心,一顆愛學生的心,一顆愛學校的心。讓我們用愛心去鑄造崇高的師魂、譜寫教育的新篇章吧!
師愛,吞吐著遙遠的過去,呼吸著燦爛的未來;師魂在愛心和敬業這一神圣的洗禮中升騰呼嘯,那是對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的詠嘆,讓我們以“關愛學生,鑄造師魂”的活動為契機,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爭取一流的教學業績,使市二中在教育戰線上一路歡歌,一路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