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到夏天我們都會“控訴”毒辣的太陽,但委實說地球生命沒有了太陽是真的不行,畢竟它是方圓4.22光年內唯一的恒星,同時也是地球生命的能量來源之一
1.5億公里外的太陽靠著內部的氫元素核聚變已經“燃燒”了46億年,天文學家根據黃矮星的核聚變反應強度以及氫元素總量計算出的太陽壽命在100億年左右,所以說再有50多億年我們的太陽就差不多要壽終正寢了,不過還好和我們沒什么關系。
最近有關“太陽”的熱點還要追溯到大半年前的《流浪地球》,該影片中的太陽因為“氦閃”而即將成為紅巨星,所以人類才需要駕駛地球進行跑路。
那么如果現實中太陽不“氦閃”而是停止發光發熱,我們人類能活多久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知道,太陽最大的作用其實不是發光發熱而是維持太陽系內引力格局,因為太陽的質量占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所以太陽系所有天體才能規律的繞太陽進行公轉。
如果太陽突然不發光發熱的話,每秒三十萬公里的光需要飛行八分半左右才能到達地球,所以地球上處于白天的人們會八分半后會馬上感覺到天黑了下來,而處于黑夜的人們則會馬上感覺到月亮以及金星火星都“消失”了(因為它們都是靠反射太陽光變得可見的)
太陽停止發光發熱后,地球本身的大氣層會把溫度鎖住近一周左右,一旦超過一周的話溫度便會開始斷涯式下跌,最終下降到接近絕對零度的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大氣中的各種氣體也會因為低溫而變成固體。
以目前的技術來看,太陽停止發光發熱后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建造地下城,屆時熱泉和地熱點周圍都會成為“必爭之地”,而何時“重返地表”則要取決于“地底人類”什么時候研究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本身就是一個小太陽,未來將它放到同步軌道或者直接掛高一點的話,它將可以取代太陽為地球提供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