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地球是唯一一顆擁有生命和文明的星球,而太陽系所處的銀河系里,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可以說每個恒星系都有可能是一個存在生命的世界。
天文學界把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稱為系外行星,比如4.22光年外的比鄰星b,就是一顆典型的系外行星,此外倍受矚目的所謂“超級地球”和“第二地球”,也都屬于系外行星,比如1400光年外的開普勒452b和638光年外的開普勒22b。
但你可能注意到了,以上這些系外行星雖然都在太陽系之外,但都還處于銀河系之內,因為銀河系的直徑達到了18萬光年,而這些系外行星距離地球只有幾百光年或者幾千光年,那么有沒有銀河系之外的系外行星呢?或者位于其他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或者大小麥哲倫星系內的系外行星呢?
答案是 剛有
根據最新一期的《自然天文學》雜志消息,來自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們首次發現了一顆銀河系之外的系外行星,但它不在距離地球最近的大小麥哲倫星系內,也不在25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內,而是位于2800萬光年外的M51星系中。
其實天文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里面,因為M51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兩個星系,只不過這兩個星系目前正在發生碰撞,其中M51a的直徑是7.6萬光年,M51b屬于矮星系,直徑要稍微小一點。

天文學家們最早注意到這個碰撞中的星系,是因為M51a內部存在一個明亮的射電源,它可能是一顆黑洞,也可能是一顆脈沖星,好巧不巧的是,天文學界在觀測這個射電源的時候,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它的亮度就會迅速下降然后再恢復,于是天文學家們認為,這個射電源的公轉軌道上一定存在一顆行星。

當這顆行星公轉到射電源與地球之間時,射電源的一部分就會被行星遮擋,造成天文學家眼中亮度下降的事實,當行星公轉位置和地球錯開后,射電源的亮度就會恢復,如此一個周期一個周期的循環往復后,這顆2800萬光年外的系外行星就被發現了。

這種通過觀測目標天體亮度周期性變化,從而確定行星存在的方法,在天文學上被稱為凌日法,是廣泛存在于宇宙中的天文現象。
比如地球上的我們就經常能看見空間站凌日的消息,就是空間站剛好從太陽表面飛過,除此之外還有水星凌日。

通過目前收集到的數據,這顆2800萬光年外的銀河系系外行星,體積達到了地球的760倍左右,幾乎與土星相當,只是不知道它會不會和土星一樣擁有星環。
總體而言

這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可謂是再一次證明了宇宙中存在大量行星的事實,而根據美國天文學家德雷克提出的,計算外星文明數量的德雷克公式,在考慮到行星與恒星的比例,以及生命與高等智慧生命的比例后。
僅僅是銀河系內就至少存在1.2萬個智慧文明,而宇宙中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還有數千億甚至上萬億個,這也是為什么絕大部分科學家都相信外星生命或者外星文明存在的原因,畢竟基數實在是太大了。

不出意外的話,地外生命其實也并不需要跑到太陽系之外去找,近在咫尺的火星和稍微遠一點的木星和土星就有希望,因為在幾十億年前的早期太陽系里,火星還是和今天的地球一樣擁有海洋和大氣層的星球,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們也同樣如此。

所以相應的,38億年前發生在地球海洋深處的生命誕生和演化過程,也同樣有可能發生在火星和木星以及土星上,因為生命的誕生本質上就是個概率問題,只要各方面條件都具備,生命的誕生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真能從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因為這意味著人類文明從此在宇宙中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