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廿四氣詩·小雪十月中
[唐代]元稹
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
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
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
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
注釋:
小雪: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個節氣。
天漢:古時指銀河。后泛指星空或宇宙。
長風:大風、遠風。
淥醑:美酒。
愁眉:發愁時皺著的眉頭。
賞析:
要讀懂這首詩,必須先來了解一下小雪節氣的三候(一候為五天):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首聯“虹無影”說的是一候的情形——虹藏不見。唐代詩人徐敞還專門寫下《虹藏不見》一詩,亦有“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之句呼應。
頷聯“陰陽依上下”說的是二候的情形——天氣為陽氣,地氣為陰氣,一升一降難以達到平衡,從而導致萬物缺少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寒氣和暑熱總是喜歡分離。
頸聯寫的是小雪節氣這一天的情形。此時正近月圓,天空高遠,月色清寒,稀疏的樹林間不時有寒風吹過,仿佛在提醒人們冬季的來臨,該注意御寒保暖了。“滿月”對“長風”,“光”對“響”,“天漢”對“樹枝”。此聯對仗工整,字字飽滿,充滿張力。使蒼穹發“光”,使樹枝發出“響”聲,動感十足。
尾聯點出詩人在小雪天能做的事情——撫琴、飲酒。面對美酒瑤琴,詩人應該高興才對,可是最后一句,為什么詩人情緒如此低落,以至于“斂愁眉”呢?那是因為在這樣的小雪天,一個人獨飲是孤獨寂寞的,若是有一知己能聽他撫琴,與之對飲,可以一解小雪天的憂愁。
《黃帝內經》云:“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小雪時節,易產生惆悵低落的情緒,要學會自我調節,戒急戒躁,保持平和的心態。
出處:詩文據敦煌文獻《詠廿四氣詩》輯校,賞析作者系中華詩詞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