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今年雨水的時間是
2022年2月19日 0:42:50
壬寅年 正月十九 星期六
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
此時,氣溫回升、
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故取名為雨水。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屬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繼之雨水。
且東風既解凍,
則散而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
雨水節氣前后,
萬物開始萌動,
氣象意義上春天正式到時了。
春雨貴如油
潤物細無聲
春雨至,萬物生
雨水潤澤萬物
此時大地回暖
天地間一派開春氣象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萬草千花一餉開
春耕閑田有人來
大地氤氳天生水
雨媚風嬌爭枝舞
春天就這樣,
在一夜微風細雨中,慢慢走來。
我們迎接那溫暖的晨曦,
一場東風更吹來了,
新的、充滿生機的甘霖。
春雨是這世間的精靈,
乍暖還寒之際,
隨風潛入人間,
使枯木逢春,種子發芽,
消去浸骨的冷氣
送來拂面春風,溫煦陽光
一場雨后,入眼處,
山巒已蓄滿了青色,
湖面已花紅柳綠。
那些還在“冬眠”的人們,
也是時候醒過來了。
“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雨水時節許多地區正在進行
或已經完成了由冬轉春的過渡,
在春風雨水的催促下,
田野鄉間開始呈現出
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一候獺祭魚
水獺開始捕魚了,
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后食的模樣。
二候鴻雁來
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動
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
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
而開始抽出嫩芽
雨水時節,
各地亦有不同的習俗。
從華南地區的占稻色,
川西地區的回娘屋,
到女婿送節,每一個都各有講究。
而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的拉干爹,
則是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
中國人向來講究養生,
人們順應天時,調養身體。
雨水節氣中,地濕之氣漸升,
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
因此此際飲食調養應側重于
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
氣候陰冷,可以適當地進補,
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
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
古語有言“春捂秋凍”,
因為此時,天氣雖回暖,
但北方陰寒未盡,氣溫變化大,
人的抵抗力不足,要注意“春捂”。
春日不僅要注意養生之道,
也是時候來場青青于野的春行,
如此方不會辜負這久違的好雨時節。
河開雁歸,大地春回,
行走在春天里,
和喜歡的人一起,
共享美好時光……
江南春雨,朦朧如詩: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杏花春雨,柳風暖煦: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志南《絕句》
細雨微風,做一日閑人: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宋·張志和《漁歌子》
一場雨,染綠一溪春水: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
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
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五·韋莊《謁金門·春雨足》
春雨,像牛毛,像花針,
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古人說“遇雨則吉”,
春雨,
無聲地滋養人的心田,
也孕育著萬物的新生。
雨水,
帶著生的希望降臨人間。
愿這場雨,
洗去你的萬千煩惱,
愿你的一生,
如這春雨般潔凈,
愿你春光明媚,幸福如意!
愿華夏大地風調雨順,四季安康!
愿大家奮力向前,不負春光!
<注>圖/文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