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電影《魯冰花》里面,
魯冰花用來象征母愛,
它開滿鄉間田野,
點染農村景致,
而在花葉凋零后化作春泥更護花,
卻正如同世間最真摯的愛——
母愛一樣無私和偉大。
由于魯冰花總在5月份母親節前后開花,
故魯冰花被形象地稱為“母親花”。
魯冰花之所以稱作魯冰花,
是從其學名“Lupinus”的音譯。
Lupin在古希臘文里是“苦澀”的意思,
因為魯冰花的果實極其苦,
未加處理難以食用;
另外在拉丁文中lup也是“狼”的詞根,
英文Lupine意為“與狼有關的”,
因此魯冰花有“狼”與“苦澀”的雙重含義。
魯冰花是豆科羽扇豆屬一類植物的總稱,
全世界約有200余種,
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西部、
南美洲、地中海地區以及非洲,
目前栽植較多的有多葉羽扇豆、
白花羽扇豆、黃花羽扇豆、
狹葉羽扇豆、宿根羽扇豆等。
種植在臺灣茶園的黃花羽扇豆
羽扇豆,耐旱,耐貧瘠,
耐陰雨,適應性強,
是一種極易種植的、
固氮能力強、
有利于保持土地肥力的植物。
羽扇豆因其根系具有固肥的機能,
羽扇豆多半生長在
其它植物無法生存的砂質地。
在臺灣高山地區常跟茶樹種在一起,
據說是這種植物可以幫助茶葉健康生長,
并且可以讓茶葉具有芳香甜美的作用。
黃花羽扇豆(Lupinus luteus),原產歐洲
我們今天在園林中最常見到的羽扇豆
是七彩繽紛的,
這種羽扇豆不僅顏色多,
花序也更長、花朵更大更密集,
觀賞性遠遠高于電影中的黃花羽扇豆,
也就是多葉羽扇豆。
多葉羽扇豆葉子為掌狀復葉,
小葉一般在9-15枚之間,
全株高50-100厘米,
暮春初夏綻放。
我們能看到這樣美麗的羽扇豆,
要感謝英國園藝學家喬治·羅素
(George Russell,1857 – 1951)
的耐心努力,
他用二十多年的時間,
將羽扇豆從最初單調的兩三種顏色,
通過雜交與改良,
培育出了如彩虹般絢爛多彩的理想品種。
今天
我們將這些品種統稱為羅素雜交群
(Russell hybrids)。
喬治·羅素
(George Russell,1857 – 1951)
1937年羅素培育的魯冰花亮相切爾西花展
(Chelsea Flower Show),
引起巨大轟動,
一舉獲得當年花展金獎。
羅素品系羽扇豆此后一直是切爾西花展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