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為山茶科山茶屬植物。
形態特征
山茶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山茶的葉為革質、橢圓形,長5厘米至10厘米,寬2.5厘米至5厘米,其前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鈍尖頭,其基部為闊楔形。葉面朝上的一面為深綠色、無毛,朝下的一面為淺綠色、無毛。山茶的花為頂生、無柄,有紅、白、黃等顏色;山茶有6片至7片花瓣,外側2片花瓣近圓形。其蒴果呈圓球形,直徑約為2.5厘米至3厘米。山茶的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10月至翌年4月間都有山茶花開放。
生長習性
山茶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高溫,忌烈日。山茶的生長適溫為18℃至25℃,山茶的耐寒品種能短時間耐低溫。夏季溫度超過35℃,山茶就會出現葉片灼傷現象。山茶適宜水分充足、空氣濕潤的環境,忌干燥。高溫干旱的夏秋季,應及時澆水或噴水,空氣相對濕度以70%至80%為好。梅雨季應注意給山茶排水,以免其根部受澇腐爛。露地栽培山茶,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排水性好,pH值5至6的土壤最為適宜,堿性土壤不適宜茶花生長。盆栽山茶應使用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
分布范圍
山茶原產于我國長江流域和西南各地,四川、山東、江西等地有山茶野生種?,F山茶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觀賞價值
山茶樹姿優美,花大色艷,花期長,是冬末春初裝飾園林的名貴花木。北方宜盆栽觀賞山茶。將山茶置于門廳入口、會議室、公共場所可取得良好觀賞效果。將山茶置于家庭的陽臺、窗前可使家中顯得春意盎然。
藥用價值
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很高,有止血、涼血、調胃、理氣、散瘀、消腫等療效。
經濟價值
山茶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種子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供食用。種子榨油后的油渣,可作洗滌、肥料和殺蟲用。山茶的果殼富含單寧,可用于提取栲膠,也可用于提取皂素制堿。另外山茶是冬季、春季主要的蜜源植物,具有花期長、蜜質香甜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