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張家口,明清時期中國北方的邊貿重鎮;張庫大道,一條延續了三百多年的“草原絲綢之路”。茶葉、瓷器、大米、蠟燭……出張家口大境門直奔蒙古國烏蘭巴托,一路直抵俄羅斯莫斯科,甚至“口蘑”這個名字,都和張家口有關。
講述人:中國香港姑娘梁紉怡
長城,跨越山海來看你
我是梁紉怡Serine,來自中國香港,2018年來到河北張家口。我們在這里生活了5年,有兩個孩子,目前在長城腳下經營著一家中餐廳。雖然我從小在香港生活,可是每一年都會隨著爺爺回到故鄉,工作后,也會經常來到內陸出差,所以對內陸的文化并不陌生。
我第一次聽說長城時還在上小學,老師說長城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起初,我對長城的印象是模糊的,直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都帶我看了長城。第一次是15歲,父親帶我去了“天下第一關”——山海關,見識了長城的雄偉壯觀,揭開了神秘面紗;第二次是遇到我先生之后,他帶我見識了“萬里長城第一門”——張家口的大境門,這里也見證了我們跨越山海的愛情。
大境門全景(央廣網發 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里有歷代長城
嫁到張家口后,我陸陸續續參觀了這里各個時期的長城。張家口的張北縣、崇禮縣、涿鹿縣、赤城縣都有長城,戰國、秦朝、漢朝、北魏、明朝,這些朝代的長城遺跡都能在這里看得到,甚至還有一些被稱為“土長城”的地方,再次刷新了我對長城的認知:原來這么大、這么廣。
懷安古長城(央廣網發 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金長城(康保段)殘存墻體遺址(央廣網發 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好河山”張家口 萬里長城第一門
經常有朋友問我張家口怎么樣?這個地方美不美?我會告訴他們,這里不僅非常美,還有大境門。
現在來到大境門的人,都會一眼被門上“大好河山”四個大字所吸引,它們是1927年時任察哈爾督統高維岳書寫的,蒼勁有力,非常壯觀。
大境門(央廣網發 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境門和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并稱萬里長城上的四大雄關,又是四大關隘中唯一一個不以“關”命名的關隘,更是北方草原的茶馬古道——張庫大道的起點,見證了茶馬互市的繁榮,也目睹了張庫大道的興衰。通過大境門前來貿易的,不僅有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的商人,還有來自當時俄國、美國、英國等國的商人。所以,張庫大道是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互相交往的大通道,承擔了經濟交往的責任,也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
今日張庫大道(央廣網發 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張家口這座城市的許多重要歷史時刻都與大境門密切相關,大境門也逐漸成為張家口的象征。歲月流轉,有多少人曾經在這里為幸福而奮斗,而這一刻我就站在長城腳下,創造屬于我自己的幸福。
專家解讀:張庫大道和京張鐵路如何見證時代飛躍?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說到張家口,大家都會提到兩個概念,一個是“張庫大道”,就是由張家口到庫倫(現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這條商道。曾經,來自中原的一些貨物通過這條路一直延伸到庫倫,再到恰克圖和莫斯科,再到歐洲,張庫大道是當時中俄貿易最主要的通道,也是中國最大的茶葉出口基地和毛皮的集散地。
當時,大境門內外商鋪林立,張家口外邊也是牛馬駱駝成群,各種貨物都堆積如山。過去不管是走居庸關的這條關溝還是走河北紫荊關外的飛狐古道,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都是狹窄的山道,運輸速度非常慢。京張鐵路的開通,使得這條貿易的大道更暢通了,貨物可以通過火車直接運到張家口,運輸成本降低。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這條鐵路要爬山,火車怎么上去?詹天佑設計的京張鐵路發明了“之字形”,往前走一段,然后倒回來一段,然后再往前走,最后翻越長城,在長城底下一段很小的隧道穿越過去。今天的高鐵就不用這樣走了,打通隧道直接就過去了。
策劃 萬靈 劉黎 章成霞
記者 盧燕 郭曉平 安永越
視頻 張景
鳴謝 河北省張家口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