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夏日盛開的標志。
仲夏之約,一池荷風,滿院蓮香,夏意滿塘。
盛夏已至,荷花乘著濃郁的熱浪款款而來,一池綠水,片片荷塘,伴著蟬鳴和鳥語,絲絲微風吹過,處處都是荷葉的清香和點點的荷花淡香,清香陣陣,沁人心脾。
自古以來,歌詠荷花的詩詞多不勝數,盛開在夏天的荷花,不僅靚麗了夏季的風景,也為無數文人墨客帶來了靈感,創作出不少流傳千古的名句。
暑熱躁心,不如來讀一讀荷花的詩詞,了解一下古詩詞中荷花的那些雅稱吧。
荷花,自古到今別名至少有40余種。以形態描寫為別名的就有:芙蓉、芙蕖、紅蕖、菡萏、蓮花、藕花、紅藕、碧藕、荷芰、浮友、鞭蓉、翠錢、紅衣、佛座須等等
1 荷花
最通俗的叫法,老幼皆知。“荷”與“和”“合”諧音,我們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的象征。
《詩經.國風.鄭風》中首次出現“荷花”之稱。“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每到六月盛夏時節,西湖的風光更和別的季節不同。荷蓮正盛,不可忽略。
只見一望無際的荷葉蔓延到了天邊,層層疊疊的翠色透出無限的生機。在陽光的映照下,紅色的荷花挺立于水面,顯得分外嬌美動人。
2 蓮、蓮花
荷花, 別名為蓮、蓮花,最早稱作蓮花,是睡蓮科、蓮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在詩詞中,蓮也基本都指代荷。
從上古時代起,蓮就頻繁出現在先民的生活中了。蓮花歷來就被佛教尊為神圣、凈潔之花,寓意圣潔、高潔。它的蓮子跟花生、桂圓一起擺放在婚房中,有“蓮(連)生桂(貴)子”的寓意。在農歷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民間還有在河流中放置蓮花燈的習俗,寄托對親人的思念。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蓮花最著名的文章當屬周敦頤的《愛蓮說》,托物言志,以蓮喻人,贊美“蓮”出淤泥而不染”的潔身自好的高尚品質。
3 菡萏(hàn dàn)
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說文解字》云:“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詩人贊荷,亦是贊人,荷花荷葉便若夫妻,花葉相得,喻的是夫妻之相知相許、琴瑟和諧。
4 芙蕖、紅蕖
盛開的荷花。
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遠觀已驚艷,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看更是迷人,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形容女子出眾的美貌。這句夸贊得學起來。
紅蕖是指已經開放的紅色荷花。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
【宋.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處,人不見,數峰青。
正值西湖雨后初晴。雨是在傍晚時停的,空氣里含著濃濃的水汽,格外清新,天空也很干凈,晚霞也比平時紅艷。
一朵盛開的荷花,綴著水珠,還保持著在雨中晶瑩剔透、楚楚動人的樣子。
不知從哪里飛來一雙白鷺,翹然立在荷花之下。它們一定是愛慕這荷的娉婷,對它訴說自己的愛意來了。
5 芙蓉,水芙蓉、金芙蓉
指出浴的荷花。“水芙蓉”,是為了與木芙蓉區分開,水里芙蓉,更是水秀靈氣。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宛如出清水的芙蓉,如大自然中本就存在一般,毫無雕刻打磨的痕跡。出自唐代李白的《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外湖水繞玉碟蝀,里湖水浸金芙蓉”。出自元代楊維楨的《八月五日,偕錢唐王現、海昌李勛、大梁滑人》
《憶西湖》
【宋.白玉蟾】
銀月窺人夜漏沉,斷蒲疎柳忽關心。
西風為報西湖道,留取芙蓉供醉吟。
西湖的荷花久負盛名,泛舟西湖,夜晚在船上,看著月亮,吹著習習涼風,在船上喝酒,醉看秋水夜荷花。
6 藕花、碧藕
藕花,為荷花的口頭俗稱,因農民種植蓮藕而得名,在古代社會及現代的農村被廣泛使用。而在文學作品中,用的其實并不多。
碧藕就是綠荷,王安石的“碧藕花風入袖香,涓涓清露浥,玉肌涼。”用的就是這個別稱。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常常想起那個傍晚在溪亭游玩,因為醉得厲害,不記得回家的路了。玩夠之后欲乘船回去,卻迷路進入藕花盛開的深湖深處。怎樣才能劃出去呢,急急忙忙往外劃著,情韻無窮。
7 紅藕
凋零的荷花。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小詞,廣為流傳,李清照和趙明誠,琴瑟和諧,鶼鰈情深,某日,丈夫不在身旁,李清照思念不已,寫下這首相思小詞。
荷已謝,香已消,竹席上已有了涼意。輕提絲裙,獨自登上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
仰望長空,誰會將書信寄來?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飛回來時,清亮的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我們兩個人呀,患著一樣的相思,卻兩地分離,牽動著各自的憂愁。
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剛離開了微蹙的眉梢,卻又隱隱地涌上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