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荷事問姑蘇

漢樂府《江南》有多美?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生動活潑,一派天然,讀來字字如天籟,朗朗上口,叫人唇齒生香。《樂府解題》云:“《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游得時也。”“良辰美景,行樂得時”,這樣的主旨實在是好。

曾見一女子,一身古典氣息,寡言,但凡說話,吐字如蘭,自認識她那一天開始,聽她聲情并茂地朗誦過無數次這首漢代民歌。那是我聽到的最動聽的聲音,我能感受到她內心對江南的那份向往,明亮的、清澈的向往。

@喜瑪拉雅北坡的魚


我也是因這首民歌,而對江南蓮有著最癡的向往。甚至覺得,只有江南蓮,才最有古典情致韻味,才最入詩入畫。

因此到了賞荷季,得機會來蘇州,總想著一日看盡姑蘇荷,但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因為,姑蘇多荷。

蘇州是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水鄉,湖塘尤其多,植荷賞荷的歷史也悠久。

@酒窩的碎碎念

蘇州植荷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據可考的史料記載,蘇州植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讓西施賞荷,便在靈巖山館娃宮建了“玩花池”。而民間種荷賞荷,也一直興盛不衰。

荷花亭亭玉立,翠蓋擎搖,是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在曹植心里,荷花“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視荷花為群芳之首;在李白眼里,荷花之姿,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在楊萬里筆下,荷花之顏,乃“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周敦頤則傾情于荷花之韻,贊美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因為對荷花的熱愛,所以舊有“觀蓮節”,宋時已有史料記載。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民間便有賞蓮、放蓮花燈等活動。

@喜瑪拉雅北坡的魚

蘇州民間因種荷歷史悠久,賞荷活動更是花樣翻新。而關于賞荷這一節俗,甚至還有了自己的專屬稱謂,即“荷花生日”。賞荷是一種情調一種情致,將這一節俗活動定為荷花過生日,則多了一種人情味。

關于“荷花生日”,史料多有記載,約興于明時,蘇州“荷花生日”這一固定的賞花節日還被收入始編于清光緒三十四年的《辭源》:“六月二十四日為觀蓮節,亦名荷花生日。”近代修訂時又有補充說:“是日又為荷花生日。舊俗,畫船簫鼓,競于葑門外荷花蕩,觀荷納涼。”

當時在蘇州,荷花生日這天,賞荷活動是非常熱鬧的,各種史料記載非常多。明代袁宏道曾生動地描寫了當時觀荷的盛況:“其男女之雜,燦爛之景,不可名狀,大約露幃則千花競笑,舉袂則亂云出峽,揮扇則星流月映,聞歌則雷輥濤趨。”袁宏道曾總結蘇州三大奇事,其中之一便是“六月荷花二十四”,(另兩大奇事為“中秋無月虎丘山”和“重陽有雨治平寺”)說的就是蘇州人在這個節日里,會傾城而出。

@酒窩的碎碎念



張岱曾來蘇州,正好遇到荷花生日這一節俗,他目睹了當時賞荷的盛況,先見著“士女傾城而出,畢集于葑門外荷花宕(蕩)”,異常好奇,便也驅舟前往,想一探究竟。只見“宕中以大船為經,小船為緯,游冶子弟,輕舟鼓吹,往來如梭。舟中麗人皆倩妝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紗”,而且“是日士女以鞋趿不至為恥”,意思就是,在這一天里,男女踩掉了鞋子也不以為恥。

明王寵有《荷花蕩絕句 》,詩云:

荷花蕩里采蓮歸,
九龍山頭暮靄微。
輕身倚楫下前浦,

花氣人香逐浪飛。

王寵是蘇州人,詩中描寫了荷花生日這天游玩賞荷的情形,一般都是白天游玩,夜晚才回。還有的黃昏時去,為了在月下游船上,享受花氣。

@一直有好好吃飯


清代舒位的《六月二十四日荷花蕩泛舟作》,則極耐人品味,詩云:

吳門橋外蕩輕艫,
流管清絲泛玉鳧。
應是花神避生日,

萬人如海一花無。

荷花蕩在蘇州葑門外。前兩句是說,這一天,人們蕩起了輕舟,還一路吹奏著江南絲竹樂器。賞荷的氛圍感瞬間拉滿,接著詩人筆峰一轉,說花神見此擁擠的一幕,便避開自己的生日,不想過生日,自然是想避開這些興致勃勃前來賞花的“祝壽者”。所以,即使前來賞荷的有“萬人”,其場面“如海”,熱情高漲,喜歡清靜的荷花娘子卻沒有款之以熱情,而是將花都收了起來,只報以“一花無”。

這樣的表達真是別有趣味。

蔡云在其《吳歈》組詩中,也寫過荷花蕩觀花時舟多人多的盛況:“荷花蕩里龍船來,船多不見荷花開。”船多到都看不見荷花了,可見荷花生日這天有多熱鬧。

@火之星2100

蘇州多古典園林,而園林又多青睞荷花。

每年荷花開時,“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蘇州各園林便成了賞荷佳處。拙政園里最佳賞荷處就有遠香堂、荷風四面亭、見山樓、芙蓉榭等,留園的最佳賞荷處為涵碧山房,獅子林則為水殿風來、湖心亭……

@竹棲刺桐


在這些園林里,拙政園與荷花的緣分尤其深。拙政園多水,“凡諸亭檻臺榭,皆因水為面勢”,以水布景,荷花便自建園之初,就成了夏天園景的主角,多處建筑景觀與荷呼應。拙政園幾易其主,但園中植荷已成為傳統。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中,有四首詩題詩描繪荷花的栽培與造景。其中芙蓉隈、水花池二景因荷得名,清同治年間任江蘇巡撫的張之萬繪有《吳園圖》十二冊,其中柳堤、水竹居二景就有“荷風來四面”、“十畝荷芙蕖”的荷花景觀。

@喜瑪拉雅北坡的魚

周瘦鵑先生晚歲居蘇,甚愛花草,他將自己的家命名為“愛蓮堂”,可見愛荷之深。他曾寫過《觀蓮拙政園》:“我那小園子里的池蓮、缸蓮都開好了,可我看了還覺得不過癮,總要趕到拙政園去觀賞蓮花,也算是歡度觀蓮節哩。”

@太倉攝客

留園之荷,我們可以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出版的《留園風景》一書中了解一二。書中刊登了留園的十二幅照片,其中第二幅《菡萏池塘》記錄了園內荷花盛開之景:“池中種荷,貫之以橋。花染水香,水留花影。一舸容與,塵慮盡蠲。洵園林之韻事,人生一樂也。”還有最后一幅《九曲池》:“池上有屋一椽,池中種荷,沿池有路,主人署曰'緣溪行’,意甚佳也。”

@墨塵TH



明代書畫家范允臨在天平山莊有十景塘,塘中盡種荷花,夏日炎炎時他享受著自家清涼的荷風,不亦快哉之際,還不忘寫信約友人來消暑:“日者鑠金流火,五內俱熱,四山作鐵面孔相向,安得北窗涼風哉。但池中菡萏如鋪霞簇錦,晚來香露撲人,攜內子于宛轉橋,令雙鬟六七奏《水云》之曲,差足解慍耳。足下倘不畏襶褦,能來一領荷香乎?”

大意說的是,天氣太熱了,但荷花盛開,整個十景塘似鋪霞簇錦,晚間更是荷香襲人,范允臨和妻子在宛轉橋賞荷避暑,讓六七個年輕女子演奏《水云》曲,可消暑熱煩悶。于是向朋友發出邀請:你若不怕戴斗笠趕路,能到天平山親自感受荷香嗎?

多么妙不可言的邀請,只因為園中荷花太美,與人共享,何樂不為。

@太倉攝客


蘇州人愛荷,就連小巷弄也多見荷名,比如采蓮巷、瓣蓮巷、白蓮橋浜、雙荷花池,后蓮花巷。

除了“荷花生日”這一提法別有意趣外,清袁景瀾記載吳地風俗的《吳郡歲華紀麗》里有另一記載說,荷花生日這天,“每多晚雨,游人赤腳而歸,故俗有赤腳荷花蕩之謠。”

赤腳賞荷納涼,真是“大手筆”啊,由此也不難想象當時人們擁有著怎樣的賞荷之樂。

@市局八處

清代蘇州人沈朝初作多首《憶江南》詞,其中一首云:

蘇州好,

廿四賞荷花。

黃石彩橋停畫鹢,
水晶冰窖劈西瓜。

痛飲對流霞。

避暑賞荷,再徒手劈西瓜,大快朵頤,真是生猛得可愛,想想那畫面,就讓人感覺痛快淋漓。

人們愛荷,與荷相關的逸事、趣事、韻事自然不少。

@小白funny

宋代孫光憲的《北夢瑣言》中有記載說“吳中水鄉,率多荷芰”,在唐代元和年間,有文士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女郎,“素衣紅臉,容質絕麗,閱其明悟若神仙中人”,與之相交甚歡,便以“玉環贈之”。有一天,他忽然看見檻前白蓮花開,于是“俯而玩之”,然后“見花房中有物,細視之,乃所贈玉環也”,蘇昌遠“因折之,其妖遂絕”。

將荷花折下,最終女郎便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算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現實說教版吧。

@太倉攝客

看到花心里有玉環,這畢竟是神乎其神之事,《浮生六記》里則記載過一段韻事,在荷花心里置茶留香,可謂別有情調。

“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蕓娘真是個玲瓏女子,先將茶葉在荷花心里放置一夜,次日再取來烹茶,這等風雅之事,讓人艷羨不已。

@小白funny



唐王勃贊美荷花說它“稟天地之淑麗,承雨露之沾飾”,所以總覺得,古典的江南,與風雅的荷花,幾千年里相互滋養,相互映照,美不可言。

江南有荷,荷事問姑蘇。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看一眼是畫,念一回是詩。夏日來姑蘇,一定得好好賞一回荷,荷如美人,笑隔盈盈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炎炎夏日 清雅荷花
荷花生日: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7月,這里的荷花美翻了人間
賞心悅目荷花,讓你著迷
觀蓮節
夏日賞荷 與 詠荷詩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应城市| 大田县| 仪征市| 宜君县| 南城县| 日土县| 集贤县| 攀枝花市| 宁武县| 武冈市| 扎囊县| 财经| 黄梅县| 陕西省| 波密县| 华坪县| 台南县| 南靖县| 乐昌市| 衡阳县| 安化县| 永春县| 扎鲁特旗| 丽水市| 平湖市| 西乌珠穆沁旗| 清水河县| 五原县| 双江| 龙陵县| 江山市| 红桥区| 古蔺县| 胶州市| 兴安盟| 翁源县| 乌兰县| 河池市| 浙江省|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