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琥珀的礦區主要分布于遼寧和河南兩省,而遼寧撫順是我國唯一的昆蟲琥珀的產地,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蟲珀產地。撫順琥珀大約形成于5000萬年前的新生代。
琥珀的形成必須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當時的原始森林里長有很多的油脂樹木,比如一些巨松,能產生大量油脂;另外還得具備一片沼澤,油脂脫落后得以大量集中。
撫順的西露天礦是琥珀的主產區。早在五千萬年以前,這個礦坑所在的位置曾經是萬木蔥蘢的熱帶雨林,有著一片茂密的巨松林。
由于烈日蒸曬,松脂大量溢出,滴淌成堆,又經過地殼1.5億多年的劇烈運動,巨松被深埋地下,變成了煤。而當年的松脂也發生了奇異的變化,形成了天然的化石——琥珀。
億萬年前這里是潮濕亞熱帶氣候。有森林,河流,高山,沼澤,構成一個獨特的撫順植物群。撫順植物以松珀類的巨松為特色。在這良好的原始樹林和氣候下,昆蟲得以繁殖和發展。
撫順琥珀中含有的昆蟲種類繁多,包括蜚蠊、蜉蝣、蚊蠅、蚜、蜂、蟻類及一些較小的鞘翅目昆蟲,是珍貴的科研材料,能夠生動地再現始新世時期昆蟲群的面貌及生態環境特征。
琥珀在西露天礦并不是到處都能挖到,而是只產于特定的地層。琥珀普通都叫煤黃,從煤層找出來時看上去還是黑不溜秋的,它的晶瑩剔透是后期加工通過打磨拋光之后才展現出來的。
去撫順選購琥珀最好是在專業人員帶領下,畢竟琥珀的品質,質地好壞相差很多,選購還得謹慎些。
在專業人員帶領下參觀還能學到很多知識。
琥珀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性寶石,經過長期的開采后其資源日漸枯竭,加之煤礦機械流水線的開采以及人為的破壞,使原本稀少的琥珀產量更是一路下滑。
西露天這個礦坑是個大寶藏,除了產煤、產琥珀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寶貝。
這里還產煤玉,煤玉又稱煤精。據說煤精在7000年前就出現了。1973年在沈陽新樂遺址曾出土“耳塘”飾、“圓珠”等眾多煤玉雕刻品,經專家鑒定,其原料均產于撫順西露天煤礦。
這些是未經雕琢的煤精。
如今西露天礦已經關閉,不再允許開采,產在煤田中的天然琥珀已逐漸銷聲匿跡了,隨著琥珀和煤精資源的日益枯竭,也使得撫順琥珀彌足珍貴、身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