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張好照片內容是核心的話,那么支撐這個核心有兩大支柱,這兩大支柱就是曝光和構圖了。曝光決定了畫面的明暗,是否能夠看得清楚。而構圖則是將畫面中的內容進行有機組合的一種方式。曝光很好掌握,但是構圖卻很難。那么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攝影中構圖的那些關鍵點。
一、找平衡。畫面的基礎之一就是平衡,再簡單點來說,就是水平和垂直也是其中一部分。。通常來說主流的拍攝都主張畫面要保持水平,尤其是畫面本身就包括了橫平豎直的主體,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建筑。所以拍攝這一類題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水平。如果你新手,構圖上可以保守一點,最好遵循盡量水平的原則。以獲得整體畫面的相對平衡。但是也不一定絕對的,很多時候要可以表現某種意向的時候,是可以歪斜顛倒的。平衡不僅僅是水平線,還包括主體數量的平衡。當畫面中出現多個主體元素的時候,需要合理安排不同主體,力求使得畫面實現平衡。更深層次的平衡還有色彩上,各種顏色的配比上,所占畫面多少等等問題。
二、選位置。一般整個畫面所容納的主體元素不宜過多,元素太多很容易造成畫面所要表達的意向不清晰。主體元素越少,其實拍攝難道越低。因為你只需要兼顧一個主體就好啦。那么這個主體元素被你“安置”在什么位置呢?這就是構圖的一個要點了,或者說是核心點之一。可以是中間么?新手或者攝影初學者都是這么干的,錯了么?不一定!不過畫面都處于畫面中間的話,會顯得很呆板哦。那么還是放在三分之一處呢?這個也沒有絕對,要看環境背景等其他要素。網上有一大堆構圖技巧,其實就是教給你遇到什么情況下,把主體放哪里更佳。當你畫面中主體元素慢慢變多的時候,就更需要掌握更多更為合理安排的技巧了。
三、加減法。剛剛已經提到過了,畫面中主體元素過多,其實拍攝難道相對更大。你就要學會做減法,去掉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元素,主體哪怕只有一個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忽略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留白。畫面永遠不要過滿了,給觀看的人以足夠的思考空間。反之如果畫面主體元素很少的時候,構圖比例平衡被破壞了,你要學會做加法。試著給畫面增加一些元素。
四、輔助線。如果前面說的太過于理論,那么這一點就可以說一個最簡單又最為實用的小技巧了。你相機有打開過取景的輔助線么?這個先看似僅僅只是幾根線,卻能夠給你在構圖的時候很大的指導,比如拍攝最為我們熟知的三分構圖法、引導線構圖法等。當把這些輔助線真正刻進腦子里的時候,你或許就真正掌握了構圖了。
構圖難么?其實只要你掌握好整體的思路和必要技巧,然后多拍多練習。學會不同場景環境以及元素之間學會科學組合,其實攝影中的構圖可以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