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我輕輕地告訴你 唐詩宋詞有春...

【尋找春天】我輕輕地告訴你 唐詩宋詞有春天

楊恩普
2019-03-16 

  初春時節,江南早已是 “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而北方的春天總是遲到,“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二月已能見到草芽,一定離江南不是很遠的地方。在東北,進入陽春三月,也只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雖然北國春來遲,但也不必沮喪,我們可以走進唐詩宋詞,那里有春天,很美!

春天是四季的起始,是溫馨的季節,萬物復蘇,蓬勃生機,“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被這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春光招惹得不惜筆墨歌詠抒懷,為我們描繪出或靜謐,或激揚,或深沉,或熱烈的絕美意境。其中最有特色、高度凝煉的唐詩宋詞,給人美的享受。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詩宋詞八大家等文人,無不對春天情有獨鐘,他們的詩詞似醇酒,像濃茶,芳香四溢。

李白的《早春寄王漢陽》內容簡單,但寫得活潑自然,不落俗套,細如抽絲般地再現姍姍來遲的早春腳步聲,“昨夜東風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細細品味,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詩心,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于景,讀來朗朗上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人創作此詩,當時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種菜養花,對春雨之情很深,有感而發,細致地描繪出夜雨的浪漫景象,用詞細膩生動,意境淡雅清新,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品讀此詩,一幅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圖夢幻般地躍然眼前。

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憶江南詞三首》傳世于今,“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憶吳宮;酒一杯春竹夜,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要用寥寥數語來概括江南的春色,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做到了。三首詞各自獨立又相互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春色美、風物美和女性美。

王維的《鳥鳴澗》描繪了山澗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山中。”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春山月夜的景色,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一動一靜,動靜結合,幽靜怡人的春山月夜圖就展現了出來。

  春風可以吹得百花開,也可以吹得花凋零,因此,春風可以讓人心情愉悅,也能使人沮喪。

中國古代文人容易因季節、景物的變化而引起傷悲的情緒,這種情緒基本上影響了中國古代所有的文人。詩人總是易感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山一石,一蟲一鳥,都可以激起思想火花,看到春天的花落了,就知道春天就要過去了,聯想到青春易逝而感到傷心。懷有這樣一顆顆敏感的心,便產生了大量傷春的中國古詩詞。“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中國的古詩詞有太多的傷春之作,或觸景傷情,或睹物思人,其中很多優美的詩歌詞賦被后人廣為歌詠傳頌,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李清照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


詞人作這首詞,正值與夫君趙明誠新婚燕爾,心中充滿著對愛情的狂熱,灌滿了愛情的甜蜜。忽見賣花擔上的鮮花,買來一枝,那花兒含苞待放,嬌美的花瓣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猶如含情的淚水,好似映著朝霞的明艷。詞人欣賞著鮮花的美麗,不覺心頭一動,在夫君的眼里,我和鮮花誰更美麗?想到這里,竟然擔心起來,“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畢竟是初婚,女兒家擔心夫君覺得自己沒有鮮花好看也是情理之中。于是靈機一動,用玉手將那花兒插在青絲如云的鬢發上,更添了幾分嬌媚,倒是要讓夫君知道,自己是如花似玉的妙齡女子。

不難看出,李清照在這首詞中流露出對夫君的擔心,其實是詞人對夫君熱戀的表達。如若不是愛情,她也不會擔心自己沒有花好看,正是因為愛情,詞人才有勇氣與鮮花爭奇斗艷,相比高下。

李清照在18歲的時候與21歲的趙明誠相識,后經父母允可,媒妁之言,兩人喜結連理,可謂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新婚燕爾的夫妻,常常是燈下讀書,吟詩作畫,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然而,就是這樣一對才華橫溢的恩愛夫妻,終沒能夠白頭偕老,在李清照與夫君趙明誠婚后聚少離多的日子里,甚至夫君早早地先于李清照駕鶴西去之后,引起詞人心靈上的巨顫,見春不是春,見花不是花,心境完全走向了初婚時的反面。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武陵春》是詞人孀居后所作,借暮春之景,寫出了內心深處的苦悶與憂傷。風停了,花兒已凋落殆盡,只有泥土還帶有花的芳香。日頭已經升的好高,我卻懶得梳妝。景物依舊,但物是人非,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了下來。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是恐怕去雙溪如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的憂愁。

我們看到了詞人的憂愁有多重。這首詞是李清照53歲避難浙江金華所作,那時,詞人置身于國破家亡之中,金兵進犯,丈夫已先逝去,在這烽火連天的漂泊中,她孑然一身,歷盡人生坎坷,處境凄慘,春光雖然無限好,但早已被內心極其的悲痛而壓倒。

如果說《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的春天是早年時期李清照對生活的的寫照,那么《武陵春》的春天則是中晚年以后的李清照生活感情的真實流露。李煜的《虞美人》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的《江城子》說“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李煜的愁與秦觀的愁異曲同工,似那向東而去流不盡的滾滾春江水,而李清照的愁竟有了重量,即使載在隨江而流的船上,也載不動啊,讀來凄婉。

中國古代文學中有“女子傷春男子悲秋”之說,其實不然。翻看中國的古代詩詞,不難發現,“傷春悲秋”是中國古代男女文人的共性。“傷春”,不只是以李清照、朱淑珍為代表的女性文人們獨有的嗜好,唐詩宋詞中的哪位墨客不曾“傷春”?其中最為代表的當數南唐后主李煜了。這位亡國之君,作為君王是失敗的,但是在文學上,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造詣,尤其以詞的成就最高。提到李煜的詞,自然就會想到那首最有名的著名詞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作于李煜降宋之后,表達了詞人國破家亡的愁苦之情。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但這些卻勾起了作者的內心波瀾,對往事的追憶,“往事知多少?”紙醉金迷的帝王生活已成過去。“小樓昨夜又東風”,一個“又”字,頗耐人尋味。此時李煜降宋已三年,昨夜小樓東風又起,自己又茍活了一年,在這明月中,一幕一幕的往事不堪回首。雕欄玉砌的故國宮殿應該還在,只是山河易色。在“春花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這些樂景中,無奈地透出的卻是哀情,可見李煜的內心有著多么痛徹,這樣的痛徹向誰述說,最后只有自問自答“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此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抒發了亡國后生命落空的悲哀,語言明靜,凝煉,優美,清新,其美感效應沁人心脾,千古絕唱。

在唐詩宋詞的海洋中暢游,詠春、惜春包括傷春,每一首詩詞猶如春風,那么清新,那么和煦。它又如同醇厚的老酒,在春風化雨的世界里,呡上一口,酣暢淋漓,我的心也醉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匡天龍:在唐詩宋詞里,我穿越一個美麗的春天
宋詞的境界(珍藏版)
學齡前兒童必會的十首宋詞,不會背誦的要抓緊了
宋詞的境界
感觸中國傳統文化之十三?唐詩宋詞——穿越時空的美
李煜與宋朝宋詞[散文] [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耿马| 扶余县| 白水县| 休宁县| 衡山县| 蕲春县| 前郭尔| 定结县| 曲水县| 珠海市| 乌拉特中旗| 会泽县| 灵丘县| 泸州市| 伊吾县| 芒康县| 台州市| 崇阳县| 平武县| 贞丰县| 黎平县| 绵竹市| 承德市| 太保市| 高要市| 松原市| 大连市| 延安市| 汉阴县| 岳普湖县| 清镇市| 波密县| 双流县| 岳阳县| 谷城县| 信丰县| 名山县| 聊城市| 北碚区| 桐梓县|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