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何形式的藝術有一個說法是可以明確的:必須要有好的構圖,無論主題是漂亮的人像,自然風景,城市景觀,室內靜物,或者其他的攝影主題,都必須有好的構圖才能讓照片變得有意義。
事實上,這可以延伸到所有其他的藝術形式,包括視覺和非視覺藝術,甚至音樂也需要好的構圖。
我對構圖的理解是:對一張照片里出現的物體的各個部分合理布局,以達到統一和諧有序的整體,給觀者傳達出美的體驗和一種人生思考,因此一張好的攝影作品必然是符合人眼審美的有序構圖抑或傳達一個感人故事而升華構圖。
專業級單反玩家常用的構圖法則我這里進行了細致篩選以此精準匹配手機攝影構圖,讓每個入門級攝影愛好者雞犬升天,鶴立雞群。
三分法構圖是無論傳統的卡片機時代,還是現在的單反,手機都是常用的構圖法則,應用最為廣泛,效果也最好,特別適合用于拍攝有少許人物或者其他主體的風景照,具體應用是拍照前打開手機九宮格線將主體對焦在九宮格線的交叉點,這樣的構圖法則無論是在美術還是攝影中都是標準的黃金比例,在藝術表達中極具審美情趣。
去年好萊塢大作《荒野獵人》驚詫世人,影片中有大量的攝影構圖,比如下面這一張就是用了三分法和剪影的構圖法則,結合冰冷的環境作為背景,人物那種孤寂,落寞的情緒一下就被觀眾感受到了。
這種構圖法通常用逆光去拍攝,特別適合手機去拍,拍好了,照片會有大片的感覺,特別適合拍一些明暗對比強烈的剪影類照片,山峰的日落,海邊的日落,江邊的日落,總之夕陽西下時是拍具有明顯明暗對比剪影照片的最佳拍攝時機。拍照時只需要將對焦點放在擺好造型的人物或者動物身上即可。
還有一些天然日光和大自然形成的明顯陰影的風景照也可以用明暗對比來表達,風格獨特。
這種構圖常被用來拍正面人像,而且人像為近身人像,攝影棚里用的比較多,輕攝影時代手機也可以選擇一個干凈的背景輕松去拍攝影棚里那種有質感的人像照,后期只需用軟件稍微修復下人面部就可以。
凡是自然界或者社會中出現的具有幾何對稱的素材都可以用這種構圖發,可以是橫對稱,可以是縱對稱,也可以是中心對稱等,這個構圖也十分好用,具有對稱性的物體很容易尋找,發現了按照物體對稱結構去拍就可以了,中國傳統建筑藝術中也經常采用對稱來設計,所以我們中國人所見對稱物體最多,不過隨處可見的對稱這個也需要我們有善于發現對稱美的眼睛。
除此外還可以用手機自帶鏡面拍攝來進行對稱構圖,方法很多,只要你敢想。
曲線這種構圖法跟對稱構圖一樣都可以在大自然中跟輕易尋找。曲線也是一種幾何線條,具有通達流暢性,用曲線這種線條構圖可以輕易地將人的視線用曲線線條的延伸來引導直達主體。
例如下面長城那種曲線身姿像一條巨龍將我們的視覺自覺引導到那個烽火臺上,長城的壯觀博大胸懷得到了極大渲染。
這種構圖發最近幾年很多大師也常常會去用,常用來表達復古,創意或者有故事性這種主題。隔著一塊玻璃,或者利用天然的矩形,方形圓形框架去構思,這樣的構圖往往讓人印象深刻,作品讓人眼前一亮。
去年國產熱門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拍攝手法就是從頭到尾采用的是圓形構圖來講述一個農村婦女上京上訪的一個個荒誕奇遇,馮小剛導演采用這種構圖還是第一次,主要是為了深刻反映劉震云小說中李雪蓮假離婚的故事性和對官場現狀的辛辣諷刺,以此達到戲劇性效果。手機的用光永遠趕不上單反,但是手機的便攜性優勢優勢明顯。我建議用手機多試試不同形狀的框架構圖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靈感和收獲。
同樣是幾何線條式的構圖,這個不多說,將照片主體沿著對角線排列,達到錯落有致的感覺,適合拍美食,花朵,樹枝等具有生命活力的物體,最不適合拍建筑(這樣會讓照片畫面具有不穩定感和躁動感)。
最早采用留白構圖的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山水水墨畫,宋元時期的文人山水水墨畫是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巔峰,其畫風是在畫中大面積大面積地采用留白,只用少許山巒起伏的山,霧氣,飛鳥,獨木舟,亭臺樓閣來襯托一種意境,
看下面李澤厚教授在美的歷程中對宋元山水畫的描述,或可以啟發攝影極簡留白構圖的應用。
歸根到底,極簡留白是在照片前期拍攝中做足了減法,舍棄了大量的有礙于主體的元素,以此達到一種意境之美。
正方形構圖的美在于正方形四邊等長,給人以從中心向外擴散的感覺,因而圖片的穩定性和均衡性很好,令人的視線舒服,還可以增加圖片的張力和表現力。一些手機像小米手機自帶有正方形拍攝,調整好直接拍就行了。
如果把攝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攝影基礎知識,第二個階段是在攝影理論基礎上大膽實踐,第三個階段是在大量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拍攝思路,第四階段是忘記以前理論知識,完全靠經驗瞬間去記錄,不受教條理論的牽絆,形成自己的拍攝風格。第四階段就是攝影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忘記構圖就是其中之一,最好的知識就是學會忘記后還剩下的那部分。手握七尺長矛只能殺人于百尺內,心中有劍而手中無劍則可以九天攬月,這是至高無上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