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詩人林逋,字君復(967年~1028年),奉化大里黃賢村人,北宋著名隱逸詩人。“和靖先生”是宋仁宗賜給他的謚號。
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便縱鶴放飛,林逋在外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天圣六年卒。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宋 . 林 逋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 墨 梅 》 ~ 宋 . 張嵲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 備注: 張嵲,字巨山,宋朝詩人,文學家、思想家; 雖說他的名氣不大,但這首詩的確是一首上乘佳作。
宋 . 王琪 《 梅 》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宋 . 辛棄疾 《鷓鴣天.病繞梅花酒不空》
病繞梅花酒不空,齒牙勞在莫欺翁。
恨無飛雪青松畔,卻放疏花翠葉中。
冰作骨,玉為容,當年宮額鬢云松。直須爛醉燒銀燭,橫笛難堪一再風。
辛棄疾 《丑奴兒.采桑子:年年索盡梅花笑》
年年索盡梅花笑,疏影黃昏。疏影黃昏。香滿東風月一痕。清詩冷落無人寄,雪艷冰魂,雪艷冰魂。浮玉溪頭煙樹村。
辛棄疾 《和傅巖叟.梅花二首》其一:
月澹黃昏欲雪時,小窗猶欠歲寒枝。
暗香疏影無人處,唯有西湖處士風。
辛棄疾 《和傅巖叟.梅花二首》其二:
靈均恨不與同時,欲把幽香贈一枝。
堪入離騷文字不,當年何事未相知。
辛棄疾 《臨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云。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辛棄疾 《瑞鶴仙.賦梅》
雁霜寒透幕,正護月云輕。嫩冰猶薄,
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妝難學,玉肌 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鱗鴻更仗誰托。粉蝶兒只解,尋桃弄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
辛棄疾 《生查子.重葉梅》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
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還許冰壺薦。
宋 . 王安石 《 梅 花 》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唐 . 李商隱 《 憶 梅 》
定定任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唐 . 張 謂 《早 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唐 . 齊 已 《早 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唐 . 王 維 《雜詩(之一)》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窗前,寒梅著花未。
宋 . 居 簡 《早 梅》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宋 . 李公明 《早 梅》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宋 . 盧梅坡 《雪 梅》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 . 盧梅坡 《雪 梅》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