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我們游覽著名的陽產土樓。昨天在網上聯系陽產的民宿,無奈全部客滿。我們只能住宿離開陽產6公里的深渡鎮。雨過云霧陽產就像一幅水墨畫。
陽產位于皖南山區的群山之中,是一個依山而筑的小山寨。
這里由于地勢高,交通不便,數百年來,山民就地取材,采周邊青石鋪路架橋,取紅壤木材筑巢而居,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山里居民渴飲山泉,餓食五谷,多種農作物生長,子孫延續。流年之中,形成了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質樸壯觀的土樓群。
陽產土樓保護完好對當前研究我國古老建筑頗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
陽產土樓坐落在安徽歙縣深渡鎮千島湖黃金旅游線上,距離鎮所在地深渡6公里處。因臨近新安江,空氣濕潤,降水豐富,有利于多種農作物生長。
陽產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為鄭姓居地,鄭公見其四面環山,山泉清澈,古木參天,經幾番審視,認為是塊風水寶地,決心遷移定居陽產。
陽產村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樓為主,土樓群是陽產村最大的特色,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
土樓均以青石砌磅為地基,再建土樓,土樓與土樓之間有石板或石板臺階或青石鋪地。
無論是每一座單體土樓,還是整個村落的土樓群,它都有一種鄉土的美感,體現出獨特的畫境美、意境美、雄渾美、氣勢美。
土樓群依山就勢、千姿百態、布局合理、錯落有致,體現了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具有濃郁的山區民居建筑特色,構成了神奇、古樸、壯觀、美麗的畫卷。
陽產土樓建筑群,是徽派建筑又一奇葩,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結晶,是當地生產力和高度文明兩者奇特的混合,是東方建筑文化藝術的殿堂。這里的土樓和典型的徽派建筑有著明顯的區別,是徽派建筑又一經典。
這里山水相依,民風淳樸,秋天漫山的紅楓,美如畫卷。
這次來到徽州,秋雨連綿沒有盡頭的下著。但是這秋雨放在陽產卻是十分的搭配,富有詩情畫意。
陽產村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樓為主,土樓群是陽產村最大的特色。給我們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記憶。
初冬天氣還不是很冷,當地的人們已經開始烤火取暖,這位老夫人提的就是傳統的炭火烤爐。
我們懷著無限眷戀的心情,離開陽產我們驅車前往徽州歙縣昌溪古村。(資料來源于網絡)
更新于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