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風君 · 櫻桃
韋應物有詩句:“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小暑之后,盛夏來臨,驕陽似火,氣溫節節攀升。
面臨暑熱,人體消耗增加,使得身體抵抗力減弱。
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成了疾病多發的高峰期。
平安度夏天,先要過好這5關,你準備好了嗎?
1
第一關:濕熱關
中醫認為,濕邪乃萬病之源。
夏季高溫多雨,外界水汽不知不覺地侵入體內,是為外濕。
再加上入伏后,體內水分蒸發旺盛,極易導致濕氣郁結,是為內濕。
人往往會出現頭腦昏沉、四肢酸懶、手心出汗、食欲不振等濕熱癥狀。
只有盡早祛濕散熱,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平日可以適量運動排汗除濕,也要盡量避免潮濕的環境,多開窗通風。
養成泡腳的習慣,或者通過刮痧按摩,也都能緩解體內濕熱重的癥狀。
飲食上,要多吃些消熱利濕的食物,如紅豆薏米水、綠豆粥、荷葉粥等。
2
第二關:陽氣關
《內經》有言:“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
陽氣不足,就容易損傷身體,降低身體的免疫機能,各類疾病都會乘虛而入。
即便夏季陽氣最為旺盛,但陽氣浮于體表,人們又喜冷貪涼,很容易損傷陽氣。
過好陽氣關,養陽護陽,不僅能增強體質,也能在天氣轉冷時,讓身體不鬧寒病。
一般人只需做好生活管理,比如作息規律、飲食合理、不貪寒涼、堅持運動等,就可以養護陽氣。
而本身陽氣較弱的人,可以通過早上曬背、三伏艾灸、運動和食療等方式來提升陽氣。
同時,盡量少吃冷飲冷食,不要洗冷水澡,也不要長期待在空調房中,以防傷陽。
3
第三關:情緒關
杜甫在《夏夜嘆》中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夏季白天變長,高溫炎熱,很容易讓人急躁易怒、過度焦慮。
但情緒起伏過大,不僅會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擔,還會損傷腸胃。
所以要調養情志,控制情緒,保持心境平和,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可以聽一些舒緩輕快的音樂,放松大腦;
多吃些清淡可口的食物,清涼降火;
保證充足的睡眠,頤養精神;
適度運動發泄情緒,調整心情。
也可以通過閱讀提升精神境界,讓自己不浮不躁、心靜如水。
4
第四關:睡眠關
俗話說:“不覓仙方覓睡方。”
一夜睡好,精神百倍,好好睡覺是對身體最好的養護。
夏季驕陽似火,很多人睡不好覺,精神狀態差,抵抗力也隨之下降。
我們要順應天時變化,適當晚睡早起,保證7小時睡眠時間。
還要睡好子午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要睡覺,中午也要午睡20分鐘左右。
睡覺時,保證臥室溫度適宜。無論空調還是風扇,都要避免直吹,否則易受涼感冒。
除此之外,適當運動增加身體疲憊感,促進睡眠,但睡前不要劇烈運動,會妨礙睡眠。
也可以通過飲食調節,具有安神效果的食物,如龍眼、小米、蜂蜜等,可以適當吃些。
5
第五關:飲食關
古語有云:“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
最好的養生,是睡眠和飲食,不僅要睡好,也要吃好。
夏季氣溫升高,脾胃功能相對低下,飲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腸胃疾病。
夏日飲食以清淡為主,七分飽為宜,還要保證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
少吃冷飲,以防損傷陽氣和脾胃。
清熱利濕之物,如西瓜、西紅柿、綠豆、黃瓜、蘆筍等,可以多吃。
要多吃苦味食物,其中所含的生物堿,有消暑清熱、舒張血管等作用。
三伏天吃些苦瓜、苦菜,能清熱去火,提神醒腦,還能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最后,夏季飲食,推薦三寶:
黃鱔,滋補益氣;
蓮藕,清心除煩;
生姜,開胃健脾。
文末點個“在看”,儒風君好喜歡!